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18文学基础知识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代表泰戈尔诗歌方面成就的作品是______。
【答案】《吉檀迎利》。
【解析】泰戈尔的《吉檀迎利》中描写对印度神的尊崇,用隐秘华美的语言对身形对人生自然的诗意描绘,他凭借《吉檀迎利》以及用美丽英文翻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______作家在《______》中塑造出来的。
【答案】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解析】“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
3. “奥勃洛摩夫性格”之说源于俄国小说家______的小说《奥勃洛摩夫》。
【答案】冈察洛夫
【解析】《奥勃洛摩夫》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伊凡·亚历山大洛维奇·冈察洛夫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对腐朽没落的地主奥勃洛摩夫一生的叙述,客观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现实生活,鲜明地揭示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腐朽与黑暗,预示了农奴制必将走向灭亡,成为了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最强音。
二、名词解释
4. 神话
【答案】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及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神话大致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5. 乌利波(Oulipo ,或译为“潜在文学工场”)
【答案】乌利波,Oulipo 为,缩写,音译“乌力波”
,是一个由作家和数学家等组成的打破文本界限的松散的国际写作团体。它直译“潜在文学工场”
由法国诗人、作家雷蒙·格诺和数学家弗朗索瓦·勒利奥内创立于1960年,至今仍活跃于法国乃至
,后延伸出“有力量的,理论上的”等意世界文坛。“潜在”最初指“一定时间后起作用的方法”
义。最为知名的成员有卡尔维诺、乔治·佩雷克、雷蒙·格诺、雅克·鲁博等。就其本质而言,乌利波是一种具有精神同质趋向的文学思维方式。这种文学思维品质被认为是21世纪实验文学的曙光。
6. 黑色幽默
【答案】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一个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
,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黑
色幽默是指意志坚强的个人对可怕而又滑稽的社会现实的冷酷嘲笑,它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井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拍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科马克·麦卡锡等。这一流派影响最大的三部作品是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以及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
7. 日本新感觉派
【答案】日本新感觉派是20世纪初日本文坛的一个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流派,也是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日本新感觉派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从诞生之日起,便打出“反传统”的旗号,力图从形式和技巧上,另创新路。他们反对艺术创作注重形象塑造和环境描写,强调主观和直感的作用,主张不再通过视觉进入知觉、把握客观规律认识世界,而是通过变形的主观来反映客观世界,描写超现实的幻想和心理变态; 强调艺术至上,认为现实中没有艺术,没有美,因而在幻想的世界中追求虚幻的美。横光利一的《头与腹》被认为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
8. “长河小说”
【答案】“长河小说”是20世纪初欧洲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深入和发展。“长河小说”得名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他在这部小说第7卷的序言中写道:“在我看来,《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长河小说以多卷本的方式,或者通过一个人的经历,或者通过一两个家庭的变迁,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长河小说的代表之作,此外,《悲惨世界》、《人间喜剧》、《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等都可算作长河小说,它们线条清晰,具有长河那样一气呵成绵延万里的特点。
9.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答案】《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创作的政治讽刺长诗。作者于1843年深秋在离开德国12年后重回祖国的旅行,是创作这首长诗的基础。他认为,德国现存制度是那样腐朽和落后,而反动政府企图用假象、伪善和诡辩来掩盖自己的腐朽,这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童话般的幻想。诗人用一切生机都已死灭萧条的冬天来象征德国社会的昏睡和停滞,所以“童话”前又冠以“冬天”。海涅在作品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把自己的批判融合在讽刺艺术中,使其称为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伟大作品。
三、简答题
10.如何评价雨果的人道主义?
【答案】对雨果人道主义的评价:
(1)在雨果的作品当中,人道主义思想是博爱、仁慈,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抨击,对社会未来的乐观态度,对革命意识的不同看法。
(2)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主要是从他的作品当中表现出来,其中《悲惨世界》、《九三年》这两部作品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3)雨果的人道主义寄托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他同情那些受压迫民族,并为他们的权利勇敢地斗争。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贯穿在他的作品当中,对下层人民所遭遇的事给予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对革命的热情,但当中又表现出革命当中不合理的因素,这些无一不是在阐述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11.《局外人》是如何表现世界荒诞的。
【答案】对于荒诞的理解,《西西弗斯神话》中就存在主义哲学对“荒诞”有这样的解释:由于任何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在小说《局外人》中,主人公莫尔索在荒诞的世界中孤立无援,他在面对荒诞的世界时,是冷淡、漠然和绝望的,他的存在状况以及对荒谬世界的反抗,都是一种与己无关的局外人的态度。整部小说以莫尔索的视角来观察这个社会,从他拒绝虚假的行为考察社会,而莫尔索经历的三次死亡事件,则显示出了世界的荒诞。(1)社会的荒诞
①荒诞在道德中的显现
在莫尔索的观察中,守灵及送葬过程中人们的种种举动,与葬礼应当有的氛围显得极为不符。在这个过程中,处处是人的本能在压抑之下所表现出的荒诞性:老头子们坐在灵堂门口,一言不发,审判似的盯着莫尔索; 在一大片沉默之中嘬腮帮子,发出怪响。吐痰,强忍磕睡却睡的很死,早晨醒来面如死灰。在对种种人的本能反映的观察中,葬礼早己失去了它的庄严性。送葬的过程更为荒诞:一面是毒热的太阳,满头的汗,一面是黑沉沉的衣服,有条不紊的形式,但那个女护士长一语道破了人的心声:“走得慢,会中暑; 走得太快,又要出汗; 到了教堂会着凉。进退两难,出路是没有的。”在肉体本能的需要占据上风的时候,真情湮没了,庄严丧失了,只剩下一个道德的空壳在支配人的行动,结果就是不断地忍受痛苦。在道德理性的秩序下,是非理性的欲望的冲动,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