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题库>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细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的主要机制为()。

A . 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
B . 药物外排作用
C . 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D . 产生钝化酶
E . 外膜蛋白减少

患者,男,50岁,缺失,口腔检查可见:Ⅱ度松动,近中舌侧倾斜,余牙及牙槽嵴正常。

作基牙,选用的卡环是()。 森林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为()。 埃及伊蚊。 三带喙库蚊。 白纹伊蚊。 蜱。 蚤。 哪项不是卵巢肿瘤并发症()。 破裂。 瘤蒂扭转。 感染。 恶变。 红色变性。 患者,男,50岁,缺失,口腔检查可见:Ⅱ度松动,近中舌侧倾斜,余牙及牙槽嵴正常。

作基牙,应选用的卡环是()。 患儿男,4岁,发热半天,12月份发病。体检:体温39℃,精神萎靡,面色较苍白,身上可见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阴性,拟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该患儿的临床分期为() A.前驱期。 上呼吸道感染期。 潜伏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细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的主要机制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自然界细菌对四环素耐药最为多见,其发生机制主要为获得外源性DNA编码,产生四环素泵出系统。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