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调经论》中“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讲述的是推拿中的() 温法。 补法。 汗法。 和法。 清法。
患儿2岁,发热4天,伴咳嗽、流涕,眼结合膜充血、流泪,半天前发现患儿耳后、颈部、发际边缘有稀疏不规则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测体温40℃,心肺正常。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风疹。 麻疹。 猩红热。 幼儿急疹。 水痘。
低蛋白膳食不适用于() 急性肾炎的患者。 尿毒症的患者。 心脏病的患者。 肝功能衰竭的患者。 中度烧伤的患者。
患儿男,2周,因“躯干出现散在小水疱渐增大并转为脓疱2d”来诊。由小水疱变为粟粒、豌豆或更大的水疱,疱液初起黄色澄清,后逐渐变混浊,抓破后暴露红色、潮湿基底,有黄色渗液,干燥后结黄痂。患儿一般情况好,无发热,心、肺、腹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查体:躯干、四肢散在大小不等的脓疱,疱液黄色、浑浊,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形积脓现象(下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A.手足口病。 水痘。 脓疱疮。 丘疹性荨麻疹。 药疹。
患儿2岁,发热4天,伴咳嗽、流涕,眼结合膜充血、流泪,半天前发现患儿耳后、颈部、发际边缘有稀疏不规则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测体温40℃,心肺正常。应隔离至出疹后() A.3天。 5天。 7天。 10天。 14天。
某男,44岁。突发性耳聋,呜声隆隆,伴畏寒,发热,脉浮。针灸治疗应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