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18岁,因反复低热,伴皮肤出血点2周入院,体查: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胸骨轻压痛,腹平软,肝肋下1.5cm,脾于侧位仅可触及,血常规:RBC3.8×1012/L,Hb89g/L,WBC12.8×109/L,PLT45×109/L,骨髓穿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淋占80%,原始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胞质染色较深,红系,巨核细胞多受抑制。该患者首选以下化疗方案() A.HAA。 VLDP。 CHOP。 DA。 干扰素+HU。
O/F试验应注意() 培养基PH值。 封蜡管除氧。 仅含单种糖类。 培养基中糖与蛋白质比例。 以上均是。
患者女,58岁,因“做家务过程中突发意识丧失10分钟”来诊。患者入院时呼吸和脉搏均消失,心电监护显示为心室颤动,立即行心肺复苏20分钟及2次电除颤后,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呼吸仍未恢复,行气管插管后送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进入重症监护室后,下列治疗中没有依据的是()。 A.低温治疗。 机械通气。 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 镇静治疗。
女性.18岁,因反复低热,伴皮肤出血点2周入院,体查: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胸骨轻压痛,腹平软,肝肋下1.5cm,脾于侧位仅可触及,血常规:RBC3.8×1012/L,Hb89g/L,WBC12.8×109/L,PLT45×109/L,骨髓穿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淋占80%,原始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胞质染色较深,红系,巨核细胞多受抑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
男性患者,48岁。30年饮酒史,10年前感染乙肝,近2年出现周身乏力、食欲减低,近1个月腹围渐增大。查体: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腹膨隆,脐疝,双下肢无水肿。该患者可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下列诊断标准不包括()。 有病毒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等相关病史。 有肝功能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肝功能试验有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清胆红素升高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指标。 B超示肝脏实质密度不均匀。 B超或CT提示肝硬化以及内镜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患者女,34岁。因右耳反复流出脓液4年,头痛、恶心3d入院。体格检查:T39.0℃,P100次/min,R24次/min,BP140/85mmHg。呼唤睁眼,回答错误,刺痛定位,瞳孔正圆等大,光反射灵敏。颈强(+++),病理征未引出。患者入院后予补液,抗感染等治疗,次日意识障碍加重,并出现肢体抽搐,体温达39.5℃,瞳孔左侧2mm、右侧3mm,左侧光反射稍迟钝,此时处理应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