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华商报》晚刊
【答案】《华商报》晚刊是一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该报创刊于1941年4月8日,日出对开一大张,在廖承志的主持下,由邹韬奋、茅盾、范长江、夏衍、乔冠华、金仲华、胡仲持等7人筹办,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于12月12日停刊,仅出版了8个月。《华商报》在宣传上以团结抗日为宗旨,创刊开始即连载邹韬奋撰写的长篇纪实报告《抗战以来》,3个月内共发表70余篇。
2. 蔡和森
【答案】蔡和森是中共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杰出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宣传家。1918年,他与毛泽东共同组织了进步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他赴法留学,接触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坚定了社会主义信仰。1921年,蔡和森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宣传工作,负责编辑《先驱》半月刊。1922年,他当选中共中央委员,成为党中央机关报《向导》的首任主编,为《向导》撰写了大量优秀政论,是出色的编辑和撰稿人。1925年,他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1931年在香港被捕,后遭到反动军阀杀害。
3. 中国广播公司
【答案】中国广播公司是台湾最大的广播机构,受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和台湾当局的“行政院”双重领导。其前身是“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在南京开播,1949年迁台湾后,改组为“中国广播公司”。该公司总部设在台北,发射基地遍布台湾全省,有9个分台,28个转播台,使用133个频率172部发射机全天24小时播音,总发射功率达3714千瓦。该公司分对海外广播、对大陆广播和对台湾省内广播三个方面。1957年10月,该公司首先一次性推出10个“综合节目”,此后,“综合节目”开始在台湾各广播电台盛行,提高了该公司各广播电台的影响力。
4.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是指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乘着军事上的胜利,对国民党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进行的大规模的镇压。各地国民党报刊,均被以“乱党报纸”的罪名查封,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和民国元年的500家相比,锐减300多家,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因为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所以人们把报界的这次浩劫称为“癸丑报灾”。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