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1国际新闻传播综合考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生》周刊

【答案】《新生》周刊于1934年2月10日在上海创刊,邹韬奋的好朋友杜重远任主编。该刊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生活》周刊的继续,只是《小言论》专栏改名为《老实话》。发行量达10万份。1935年,上海《新生》周刊发表易水的杂文《闲话皇帝》,说到日本天皇是个生物学家,做皇帝是为了统治需要,否则他在生物上会有更多的成就。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借口此文“侮辱天皇,妨害邦交”,要求国民党政府查处。国民党政府当即查封《新生》周刊社,判处主编杜重远徒刑一年又两个月。这就是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新生事件”。

2. 《字林沪报》

【答案】《字林沪报》是近代上海著名的中文商业报刊。1882年由字林洋行出资创办,原名《沪报》,同年8月10日改名为《字林沪报》。该报吸取了《上海新报》的教训,从报名到版式,从用人到内容,都尽量中国化,聘用曾在《申报》工作过的中国人担任主笔,用连史纸印刷,定价合理,重言论、新闻和文艺。在内容方面,曾撰文抨击法军,鼓励中国军民抗击到底。在新闻力一面,因和((字林西报》属于同一报系,享有独家刊用路透社电讯的特权,因此经常刊登电传上谕和国外电讯。该报1888年还连载小说《野雯曝言》,随报送阅,是中文报纸连载长篇小说的开端。1897年,该报出版专载文艺作品的附刊《消闲录》,被认为是中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1900年春,由于销路不好,英文字林西报馆将《字林西报》转售给日本东亚同文会,后者将其改名为《同文沪报》继续出版。

3. 《中国青年报》

【答案】《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1954年4月27在北京创刊,初为对开周刊、周3刊,1956年1月改出对开4版日报。它以全国广大青年、团员和青年团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它的使命和特点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青年,帮助青年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培养青年高尚的生活J 清操,反映和指导全国青年运动的发展。《中国青年报》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知识性,深受青年读者欢迎。

4. 《循环日报》

【答案】《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在香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