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862软件工程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软件质量必须在( )加以保证。

A. 设计与实现过程

B. 开发之前

C. 开发之后

D. 开发期间

【答案】A

【解析】软件的质量保证就是向用户及社会提供满意的高质量的产品,确保软件产品从诞生到消亡为止所有阶段质量的活动,必须在设计和实现软件过程加以保证。

2. 可维护性的特性中相互促进的是( )。

A. 可理解性和可测试性

B. 效率和可移植性

C. 效率和可修改性

D. 效率和结构好

【答案】A

【解析】软件的可维护性可用七个质量特性来衡量,分别是: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和效率。对于不同类型的维护,这些特性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有一些可维护特性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比如可理解性和可测试性、可理解性和可修改性。

3. 在进行软件测试时,首先应当进行单元测试,然后再进行,最后再进行有效性测试。 ( )

A. 组合测试

B. 集成测试

C. 有效性测试

D. 确认测试、

【答案】B

【解析】软件测试要经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这四步测试,首先进行单元测试,然后进行集成测试,最后进行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4. 数据字典中,一般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条目。

A. 数据流

B. 数据存储

D. 源点与终点

【答案】D

【解析】数据源点与终点是软件系统中外部环境中的实体,一般不包括在数据字典中。

5. Putnam 成本估算经验模型是( )。

A. 模块性成本模型

B. 结构性成本模型

C. 动态单变量模型

D. 动态多变量模型

【答案】D

【解析】Putnam 模型是1978年Putnam 提出的模型,是一种动态多变量模型。它假定在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存期中工作量有特定的分布。

6.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子概念和表示上的一致性保证了分析和设计的( )过渡。

A. 困难

B. 不容易

C. 平滑

D. 顺序

【答案】C

【解析】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分析和设计的界线并不明显,它们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能方便地从分析阶段平滑地过渡到设计阶段。

7. “高产”的测试是指( )。

A. 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说明测试程序正确无误

B. 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说明测试程序符号相应的要求

C. 用适量的测试用例,发现被测试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D. 用适量的测试用例,纠正被测试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答案】C

【解析】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系统交付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和缺陷,它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为了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应竭力设计能暴露错误的测试用例。高效的测试是指用少量的测试用例,发现被测软件尽可能多的错误。

8. 对象或者类的整体行为(例如响应消息)的某些规则所不能适应的(对象或类的) ( )。

A. 状况

B. 情态

C. 条件

【答案】D

【解析】对象或者类的整体行为(例如响应消息)的某些规则所能适应的(对象或类的)状况、情况、条件、形式或生存周期阶段。

9. 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

A. 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 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 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 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答案】D

【解析】软件测试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因此,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在测试过程中应该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进行测试。

10.通常程序中的一个模块完成一个适当的子功能,应该把模块组织成良好的( )。

A. 紧耦合系统

B. 松散系统

C. 层次系统

D. 系统结构

【答案】C

【解析】应该把模块组织成良好的层次系统,顶层模块调用它的下层模块以实现程序的完整功能,每个下层模块再调用更下层的模块,从而完成程序的一个子功能,最下层的模块完成最具体的功能。软件结构可以用层次图或结构图来描绘。

11.需求分析过程中,对算法的简单描述记录在( )中。

A. 层次图

B. 数据字典

C. 数据流图

D.IPO 图

【答案】D

【解析】IPO 图是输入、处理、输出图的简称,它是由美国IBM 公司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图形工具,能够方便地描绘输入数据、对数据的处理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它记录了算法的简单描述。

12.调试的目的是为了( )。

A. 证明软件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