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概论(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答案】(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是与词汇意义相对的,指语言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语法意义可以包括结构意义和功能意义两种,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功能意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 表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又可分称述意义和情态意义两种。
(2)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或形态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和级。
2. 联想意义
【答案】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象征功能等。
(1)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前者适用于朋友之间等随意的、面对面的私人交际的场合; 后者适用于教育、学术、宗教等领域和国与国之间、上下级政府或机构之间等严肃、正式的非私人性交际场合。
(3)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比如“喜鹊”在捷克语中叫strake ,基本概念和指称与汉语的“喜鹊”是相同的,但在捷克语中却是小偷小摸的象征,与在汉语中喜庆的象征意义人不相同。
二、简答题
3. 音质的不同取决于哪些发音上的条件?
【答案】音质的不同取决于三个方面:
(1)发音的物体不同。
(2)发音的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4. 像“神”“鬼”“天堂”“上帝”之类的词义既然原来就是歪曲地、错误地反映了客观对象,而且我们现在也己正确地认识了它们,那我们为什么在交际中有时还用它们?
【答案】(1)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还包含一些幻想的成分。正因为如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幻想就会脱离现实,歪曲地、错误地反映客观对象,并且用一定的语音来表达它们,创造出没有正确地反映现实的词。
(2)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里,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碰到了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和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万能力量在操纵一切,并希望它能帮助自己克服种种困难,使生活变得自山和幸福。人们就在这种愿望的基础上,根据现实中的事物来幻想上帝、神仙、天堂的样子,并创造了“上帝”“天堂“神仙”之类的词。
(3)这此词一般都会随着现实生活的改变和科学技术的发达而逐渐失去它原来的意义,或者干脆从语言中消失。由此看来,像“上帝”“神仙”“天堂”之类的词的意义的形成仍有其客观基础,只是这些意义是对现实的歪曲的、错误的反映罢了。
5. 什么是构形法? 构形法主要有哪几种? 请举例说明。
【答案】构形法是构成同一个词的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形式(即词形变化)的方法。构形法一般有这样几种:
(1)附加法
在一个词内部添加一定的附加词素的方法就称作附加法。作为构形法的附加法指的是给词干
添加附加词素以构成同一个词的词形变化的方法。如英语的“
—复数)
(2)内部屈折法
屈折就是以语音变化为手段的一种词形变化,内部屈折法就是用词根内部的语音变化来构成同一个词的词形变化的方法。例如foot 由单数形式变为复数形式feet 。
(3)重音移动法
词的重音位置的移动也是一种构形法。如俄语中的“pyKH" (手,单数、属格)—"p]hrh"(复数、"r6pola" (城市,单数、属格)—"ropo ~i" (复数、主格),"66xa" (侧面,单数、属格)—"60" (复数、主格)。
(4)重迭法词素(有时是整个词)的重迭可以区别同一个词的语法意义。例如马来语的“guru--guru" (各位教师),"sekOlah-sekolah" 〔许名学柠)都用重佚法夫示复赞的语法意交。
(5)增补法
在有的语言中,某一类词的某种语法意义上的对立除了用附加法、内部曲折法等构形法外,还用历史来源不同而词汇意义一样的不同词根的词来表示。这种方法就称作增补法。例如英语单音节形容词一般用附加法表示级的语法意义的对立: hard(硬的,原级) harder (比较级) hardest
”(书,单数 ,单数的语法意义都是由零形式表示出来的。(地图,单数—复数)
(最高级) long (长的,原级) tonger (比较级) longest (最高级) 可是,英语的某些单音节的形容词却用不同词根的词来区别级的语法意义。
(6)外部形态的运用有时,一个词的语法意义要依靠起辅助作用的词(虚词)来帮助表达。如冠词、助动词等就是这样的虚词。
6. 什么是方言? 什么是次方言和土语?
【答案】方言: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方言是某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它自己的特点。指包括和共同语相同点在内的、由词汇和语法组成的整个系统。它在方言区内部具有全民性,是这个地区内人们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方言是由于一个社会内各地区不完全的分化或是几个社会间不完全的统一而造成的。
次方言和土语:语音、词汇、语法间的分歧也可能存在于一个方言区的内部各地区之间,这样,一个方言就可以分为若干个次方言,一个次方言内不同城镇的居民又可能操不同的土语。
7. 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工作?
【答案】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那些分歧或是馄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这就是语言规范化的工作。
8. 什么是音节? 举例说明什么是音峰和音谷。
【答案】在听觉上白然感到的一个发音片段就是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最小单位。每发一个音节,发音器官的肌肉都有一次紧张:或者先增强再减弱,或者一开始就是紧张的顶点,逐渐减弱。音节中紧张的顶点称作音峰,音节交界处是紧张的最低点,也就是前一次紧张过程完了将要开始后一次紧张过程的地方,这地方称作音谷。例如发汉语普通话的“干部”时,肌肉紧张两次,所以是两个音节; 两个音节的音峰落在[a]和[u]上,[n]与[p]交界的地方就是音谷。
9. 固定词组有哪些特点?
【答案】(1)固定词组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结构的定型性,它的各个构成成分、即使是并列的关系也不能随便颠来倒去。同时,圆定词组中的各个构成成分也不能用同义或近义的成分去调换。
(2)固定词组在意义上一般说来具有完整性的特点,就是说某一个固定词组的意义一般都不是它的各个构成成分、即组成它的各个词的意义的简单总和。这一点成语特别显著。
10.“一穷二白”“副”和“一副手套”的“白”和“白布”的“白”、顶起来”的“顶”和“一顶帽子”的“项”、“副班长”的的“副”、“莲子”和“帘子”等是不是同音词? 为什么?
【答案】是同音词。因为它们语音相同但是意义上没有联系。
三、论述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