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714高分子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聚合物结构的复杂性表现在聚合物具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一次结构;二次结构;三次结构
2. 在丙烯的配位聚合反应中常需要加入第三组分如六甲基磷酸三酰胺,其目的是_____和_____。
【答案】增加等规度;増大相对分子质量
3. 链转移反应包括链自由基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向单体转移;向溶剂转移;向引发剂转移;向大分子转移
4. 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可将逐步聚合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按反应热力学特征,可将逐步聚合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
;不平衡缩聚(不可逆缩聚) 【答案】均缩聚;混缩聚;共缩聚;平衡缩聚(可逆缩聚)
5. 合成聚酰胺的缩聚反应平衡常数比合成聚酯的缩聚反应平衡常数大,在合成相同聚合度的聚合物时,体系中允许水分含量前者比后者_____。
【答案】大
6. 逐步聚合包括和两类_____和_____。
【答案】缩聚;逐步加成聚合
7. 线型缩聚的核心问题是; 体型缩聚的关键问题是_____。所有缩聚反应共有的特征是_____。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凝胶点的控制;逐步特性
8. 过氧类引发剂中包括_____和_____两大类。
【答案】无机过氧类;有机过氧类
9. 引发剂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答案】偶氮类;过氧类;氧化-还原引发剂
10.单体的相对活性习惯上_____判定。链自由基的相对活性用大,则_____; 若e 值相差大,则倾向_____
【答案】用竞聚率倒数有考虑位阻效应
第 2 页,共 41 页
判定。在用值判断共聚行
为时,Q 值代表_____, e 值代表_____。若两单体的Q 、e 值均接近,贝瞧向于_____; 若Q 值相差
方程的主要不足是_____。
共辄效应;极性;理想共聚;难以共聚;交替共聚;没
二、问答题
11.
引发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能否获得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或活性聚合?试用反应方程
首先进攻
式表达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一般不能形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也难以获得活性聚合。因为幾基结果如下:
(1)
攻击酯基上的羰基,导致引发剂失活。以
为例:
即使是甲基-乙烯基酮可被剩余的(2)带负电荷的增长链进攻
引发聚合,结果也形成混杂结构的低聚物。
的羰基:
结果导致链终止,并使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3)带负电荷的増长链向邻近酯基上的酯基“回咬”,形成环状低聚物:
12.举例说明自由基聚合反应时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共轭效应、电负性、氢键和溶剂化对单体聚合热的影响。
【答案】烯类单体中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共轭效应、电负性、氢键和溶剂化等因素,对聚合热都有影响,具体如下:
(1)位阻效应: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将使聚合热降低,以乙烯的聚合热标准。丙烯
醋酸乙烯酯
. 甲基丙烯酸甲酯
烯类很难聚合,主要源于位阻效应。
(2)共轭效应:取代基的共轭和超共轭效应使聚合热降低,
苯乙烯
第 3 页,共 41 页
作为参比
等单取代烯烃的聚合热稍有降低;
异丁烯
等1, 1-双取代烯类的聚合热就降得很多;1, 2-双取代
,丙烯腈
丁二烯
乙烯低得多。
异戊二烯共轭效应相似,因此聚合热也相近,都比
、偏二氟乙
键能
(3)电负性:F 、C1等强电负性的取代基使聚合热增加,如氯乙烯烯
等都有较高的聚合热。四氟乙烯中氟原子的强电负性大大减弱了
致使其聚合热特别高丙烯酰胺
(4)氢键和溶剂化:氢键会使聚合热降低。例如丙烯
酸阻效应和氢键叠加影响的结果。
13.离子聚合和自由基聚合有何不同?
【答案】离子聚合和自由基聚合比较:
表
甲基丙烯
酸
的聚合热都比较小,其中带甲基的则更低,这是双取代的位
第 4 页,共 4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