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字学833古代汉语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双声叠韵

【答案】双声叠韵是音韵学术语,也是写诗在声律上的表现方式之一。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即迭韵,是指两个字的韵相同。先秦的声母系统和韵部系统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所以不能将上古的双声迭韵和现代的双声迭韵混为一谈。如“芣莒”在上古是叠韵,同属之部。“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它们的古代声母都是m 。

2. 王氏四種

【答案】“王氏四种”是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二人代表作的合称。分别是《经传释词》、《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它们是乾嘉学派最负盛名的著作,也是训诂学的经典著作。

3. 衍文

【答案】衍文是一种校勘学术语,又称“衍字”,简称“衍”。它是指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或句子。批注者认为这些字在这里使得意思不通,应该是在刊行的过程中有失误或是有人故意加上去的。“四书”里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如“汉水以为池”,“水”为衍文。造成衍文的原因很多,如字形相似而衍,《汉书. 窦田灌韩传》:“窦婴、田蚡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策而各名显。”王念孙指出,句中“名显”专指灌夫。不包括窦、田二人,前面不应有“各”字; 有的因涉及上下文而衍,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王氏以为,句中“曰”、“称”同义。

4. 脱文

【答案】脱文是训话学中的一种注解术语,简称“脱”,也称“脱字”。这个属于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例如《诗经·周南·桃夭》孔颖达疏:“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阮元《校勘记》:“‘犹妇’上当脱‘人’字。”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5.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

【答案】而:假设连词,等于说“如果”。

6.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

【答案】(1)假:借。

(2)以:目的连词。

7.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

【答案】(1)其:语气词,加强反问。

(2)再:第二次。

8.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伐木》)

【答案】于:介词,引进处所,略等于现代汉语中的“到”。

9.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答案】(1)越国:超越(跨过)晋国。

鄙远:把遥远的郑国作为边邑。

(2)翻译:(秦国)跨过晋国把郑国作为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10.襄王曰:“先生老悖乎? 将以为楚国袄祥乎? ” .

【答案】将:还是,选择连词。

1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答案】鄙:边邑。

12.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左传·僖公四年》

【答案】以:介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在意义上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用”或“拿”。

13.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 .

【答案】揭:高举。

14.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答案】“虽”,虽然,连词。古代汉语中与“然”组合,表示“虽然这样”。

三、翻译

15.为以下古文加标点并将之翻译为现代白话文。

(1)断句并标点。

荆宣王同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對江乙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随我俊颧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舆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襄带甲百萬而專屬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

(2)译文。

【答案】(1)标点

荆宣王同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群臣莫對,江乙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畏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随我俊,颧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為然,故遂舆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襄带甲百為,而專屬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

(2)译文

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 ”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替你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 ’老虎认为它是对的,所以就和狐狸同行,百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5000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16.齐侯曰:“余姑灭此而朝食! ”不介马而驰之。

【答案】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了再吃早饭! ”不给马披甲就驱车进击晋军。

17.先标点后翻译。

宁戚欲千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疚歜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日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仗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口不然问之怨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上也已

【答案】(1)标点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 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人也。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

(2)译文

宁戚想向齐桓公谋求官职,但处境穷困,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举荐,于是就替商人赶着装载货物的车来到齐国,晚上露宿在城门外。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里打开了城门,让路上的货车避开。当时火把很明亮,跟随的人很多。宁戚在车下喂牛,他看到桓公,感到很悲伤,就拍击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桓公听到歌声后,抚摸着自己的车夫的手说:“真奇怪! 那个唱歌的不是个平常人。”就命令副车载着他。桓公回城后,到了朝廷里,跟随的人员请示桓公如何安置宁戚。桓公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