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10岁,发热伴咽痛1天,就诊外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三唑氮核苷口服液,次日体温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来院门诊,考虑为猩红热。本患儿何时可以上学() A.患儿隔离到体温正常。 隔离到患儿身上皮疹消失。 隔离到症状、体征消失,经治疗后停药2天,咽拭培养无致病菌为止。 隔离到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用药2周,可以上学。
对于呼吸衰竭的说法是正确的,除去() 动脉血氧分压(PaO
2)<5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55mmHg。 动脉血氧分压(PaO
2)<8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60mmHg。 是由于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呼吸次数不是判断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 气道阻力增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的机制。
患者女,42岁,因乏力、厌食就诊,查ALT867U/L,AST792U/L,GGT58U/L,TBil42.3μmol/L,GLO64g/L,IgG3270mg/dl,ANA阳性(1∶640);病理学表现为:界面性肝炎,中度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伴小叶性肝炎,无明显胆管损伤、肉芽肿、铁沉积、铜沉积。可采用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患者病情完全缓解后停药,2年后再次出现氨基转移酶升高,考虑为AIH复发。) A.波尼松60mg(第1周)、40mg(第2周)、30mg(第3、4周)、20mg维持用量。 波尼松30mg(第1周)、20mg(第2周)、15mg(第3、4周)、10mg维持用量+硫唑嘌呤50mg,1次/d。 波尼松30mg(第1周)、20mg(第2周)、15mg(第3、4周)、10mg维持用量。 波尼松60mg(第1周)、40mg(第2周)、30mg(第3、4周)、20mg维持用量+硫唑嘌呤50mg,1次/d。 波尼松60mg(第1周)、40mg(第2周)、30mg(第3、4周)、15mg维持用量。 波尼松60mg(第1周)、30mg(第2周)、15mg(第3、4周)、5mg维持用量。
小儿五指末节的罗纹面的诸穴大都以旋推为补,直推为清,除了() 脾经。 心经。 肾经。 肝经。 肺经。
臂丛阻滞时最易引起气胸的径路是:() 肌间沟法。 锁骨上法。 腋路。 喙突下。 改良肌沟。
关于氟斑牙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