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住院医师血液内科Ⅱ阶段题库>输血及输血反应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患者,30岁,因乏力纳差伴腹胀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肝右肋下1cm,脾未扪及,肝功能检查:血清ALT180U/L,2个月前因消化道出血,输血800ml,曾接种过乙肝疫苗。进行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抗HCV阴性,抗HBsAg阳性,抗HCV阴性最有可能的解释是()

A . A.上述诊断错误
B . 抗HCV出现早,消失快
C . 窗口期
D . 排除丙型肝炎
E . 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

患者女性,15岁,因病毒性肺炎入院,入院后病情急剧恶化,出现呼吸窘迫,伴神志改变,行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予SIMV+PEEP+PSV模式辅助通气,入院第3天病情仍无好转,FiO80%时动脉血PaO45mmHg,Pmean25cmHO,考虑重症ARDS,拟行高频振荡通气。关于高频振荡通气的肺保护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高PEEP保持呼气末肺组织膨胀。 不产生剪切力,避免肺损伤。 气道压力恒定,避免气道高压。 同时改善肺组织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低潮气量,不产生气压伤。 下列哪种联用方式不是常用的降压药物的联合类型()。 α受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 利尿剂+ACEI。 利尿剂+ARB。 ACEI+钙拮抗剂。 ACEI+β受体阻滞药。 法洛四联症患儿心血管造影可表现为() 造影剂注入右心室后,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几乎同时显影。 造影剂注入右心室后,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先后显影。 显示肺动脉分支的形态。 主动脉阴影增粗,且位置偏前、稍偏右。 显示肺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发作全程肉眼无痛血尿1个月”来诊。尿细胞学检查5级。泌尿系统B型超声:膀胱左、右侧壁及后壁可见7个直径1~4cm肿物,侵及深肌层,双肾未见异常。膀胱镜检查与B型超声类似。肾、输尿管和膀胱(KUB)X线片+静脉肾盂造影(IVP):双肾、输尿管显影良好,膀胱内可见充盈缺损。治疗原则为()。 A.原发灶手术切除+双侧颈淋巴结清扫。 原发灶手术切除+双侧颈淋巴结区放射治疗。 原发灶放射治疗+双侧颈淋巴结清扫。 同步放射化学治疗为主,如有残留,外科挽救治疗。 手术为主,术后放射治疗。 患者女性,30岁,停经、泌乳,泌乳素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入院后MRI示垂体腺形态异常。由于免疫组化及电镜的应用,将形态、功能相结合进行分类,一般将垂体腺瘤分为几类() A.8类。 3类。 5类。 4类。 10类。 男性,患者,30岁,因乏力纳差伴腹胀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肝右肋下1cm,脾未扪及,肝功能检查:血清ALT180U/L,2个月前因消化道出血,输血800ml,曾接种过乙肝疫苗。进行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抗HCV阴性,抗HBsAg阳性,抗HCV阴性最有可能的解释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