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检验科Ⅱ阶段题库>临床基础检验题库

问题:

[单选] 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

A . 急性白血病
B . 急性放射病
C . 急性溶血后
D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有关血块收缩时间测定,错误的描述是() 为血小板功能诊断的筛选试验。 测定在37%下进行。 血块收缩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也有关。 血小板的血块收缩蛋白起了重要作用。 正常人血块2h后开始收缩。 女,57岁,左鼻翼皮肤病损18个月,面积逐渐增大,反复出现破溃,就诊时检查:病损位于左鼻翼,约1cm×1cm,略高出皮肤,中央表浅溃疡,有薄层黑褐色痂皮覆盖,腮腺区和颌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如术中冷冻病理切片检查发现病损组织未切净,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应为()。 A.继续切除直至切净后再修复。 不必继续切除,但须在创面以蒸馏水冲洗及应用5-Fu后再修复。 创缘拉拢缝合,术后1~2年无复发后再行鼻翼修复。 不继续切除,术后应用放射治疗。 不继续切除,术后应用化疗。 有关基托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基托蜡型的厚度一般以1.5~2.0mm为宜,过薄的塑料基托容易发生折断,过厚则可影响发音和舌的运动。 在骨隆突区可适当加厚,以便戴义齿时可以在组织面进行缓冲。 基托颊舌侧边缘可适当加厚,以保持义齿的边缘封闭作用。 上颌腭侧基托边缘应适当加厚,以保持义齿的边缘封闭作用。 若为远中游离缺失,基托蜡型应包括上颌结节达粘膜转折处,腭侧视失牙情况而定,若为双侧后牙缺失,可做成马蹄形或全上颌覆盖。 女,57岁,左鼻翼皮肤病损18个月,面积逐渐增大,反复出现破溃,就诊时检查:病损位于左鼻翼,约1cm×1cm,略高出皮肤,中央表浅溃疡,有薄层黑褐色痂皮覆盖,腮腺区和颌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在鼻翼部位最安全可行的手术切除深度为()。 A.紧贴真皮下切除。 在皮下组织深层切除。 保留鼻翼软骨,紧贴软骨表面切除。 连同鼻翼软骨一并切除,保留鼻前庭的皮肤和黏膜。 鼻翼的全层切除。 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 血友病A。 血友病B。 Ⅺ缺乏症。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