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财经大学国际金融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马歇尔-勒纳条件

【答案】本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贬值弓I 起的进出口商品单位价格的变化;第二个因素是由进出口商品单位价格变化引起的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贬值才能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经过分析研宄可知,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改善,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数学表达式为代表进口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弹性分析法的核心,也是一国是否采用货币贬值政策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但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为前提,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这一假设显然并不存在。因此,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2. 特别提款权

【答案】储备资产指的是由中央银行持有,也有的是由财政部门持有,并可随时直接使用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性 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储备以及其他债权。国际储备资产主要包括:货币当局持有的 黄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外汇储备以及其他债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外汇储备。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补充国际储备资产不足,按成员国在基金中的份额分配给成员国的记 账单位,在成员国货币当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之间使用。成员国动用其所持有的特别提款权时, 需将其兑换成所需要的可兑换货币进行支付。

3. 长期内外均衡条件下的汇率模型

【答案】如图,图中第一象限表示的是内部均衡,第二象限表示的是外部平衡。X 轴左边表示的是本国劳动生产率与外国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右边表示的是内涵增长与外延增长的比例。初始的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所对应的内涵增长/外延增长比率在第一象限内表示为

的汇率水平相等,记作即在初始状态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 其对应本国/外国劳动生产率对比在第二象限内表示为%,在这样的技术水平上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所要求其中代表出口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图 本国长期内外均衡下的汇率模型

与短期和中期不同,在长期内,使内部均衡实现的汇率水平,和使外部平衡实现的' 汇率水平,都是由实际冲击分别决定的(包括本国的技术冲击、外国的技术冲击、本国的要素供给冲击等等,在图中反映的是本国的技术冲击)。因此,对于特定的实际冲击,内部均衡所需的汇率和外部平衡所需的汇率有可能出现偏离。

4. 双挂钩制度

【答案】双挂钩制度是指以黄金一美元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是指国家规定黄金为货币本位,但不铸造和使用金币,只发行具有含金量的银行券,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金币或黄金,只能兑换成外汇(外汇可到国外兑换黄金)的金本位制。实行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必须把本国货币同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主要是英镑和美元)固定比价,并且在该国存放外汇准备金,通过无限制地供应外汇来维持本国币值的稳定。采用这种币制,必然使本国的对外贸易、财政金融受制于与之挂钩的金本位制国家,因而本质上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有:(1)金币名义上仍为本位币,并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并不流通金帀。(2)本国货帀与某一实行金币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主要是美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货币保持一定的固定比价,并将本国的黄金外汇储备移存至挂钩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市场买卖以维持固定比价。(3)国内流通的货币是银行券,银行券不能直接兑换金币或金块,只能兑换成能换成黄金的外国货币(外汇)。

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节约黄金的货币制度,它适应了世界对黄金需求増加所导致的黄金供应不足的状况。但由于没有黄金流通,银行券兑换受到限制,以及本币对英镑、美元或法郎的高度依赖性,因此也是一种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当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时,其崩溃也就不可避免。

5.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答案】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由奥伯斯特菲尔德等人推出,该理论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它认

为,投机者之所以对货币发起攻击,并不是因为经济基础的恶化,而是因为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第二代模型中所描述的货币危机具有如下特征:①货币危机发生的隐含条件是宏观经济中多重均衡(Multiple Equilibrium)的存在;②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而持续提高利率直至最终放弃固定

汇率制是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③政府防范货币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政策的可信性。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提出了“预期”的作用,极大地拓展了金融危机理论的解释力。但是,它没有解释攻击实际上是怎样开始的、预期由什么因素决定,也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政策意见。奥伯斯特菲尔德等认为,由于预期是自我实现的,所以只要影响预期就能防止危机。但他们同时又说明,预期是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如何影响预期就不属于模型应该讨论的问题。

6. 单一汇率(Single Exchange Rate)与复汇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

【答案】单一汇率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只规定一种买卖价格的制度形式。在实行单一汇率的国家,外汇买卖小分贸易、非贸易外汇收支,均按一种汇率进行外汇买卖。在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汇率由外汇管制机构制定和公布; 在不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变动。中国在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实现了汇率并轨,从此人民币实行单一汇率。

复汇率又称“差别汇率”或“多重汇率”。它是某些外汇管制国家对汇率管制的方式之一。指一国货币当局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人为地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汇率,不同汇率适用于不同类别交易项目的制度形式。复汇率根据需要对不同的交易实行歧视性待遇,原则是对需要鼓励的交易规定优惠的汇率(如对出口规定适用较高的外汇价格,对先进技术设备构进口适用较低的外汇价格等),对需要限制的交易则规定小利的汇率(如对奢侈品进口和资本输出用汇规定适用较高的价格)。有些国家,只存在两种或三种的歧视性汇率,有些国家则规定有多达几十种的歧视性汇率。

7. 即期汇率

【答案】即期汇率,也称现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后,在两个工作日以内办理交割的汇率。这一汇率一般就是现时外汇市场的汇率水平。若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就表明远期外汇升水(premium ); 若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则表明远期外汇贴水(discount ); 若二者相等,则为平价(atpar )。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或远期汇率=即期汇率一贴水;在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一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8. 绝对购买力平价

【答案】(1)如果对于两国的任何一种可贸易品,一价定律都成立,并且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品所占的权重相等,那么,两国由可贸易商品构成的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

是第i 种可贸易品的本国和外国价格水平;表示其中,e 是直接标价法的汇率;:

第i 种可贸易品在物价指数中的权重。尽管一国的商品可以分为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但主张购买力平价的学者们认为一国的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之间,以及各国不可贸易品之间存在着种种联系,这些联系使得一价定律对于不可贸易品也成立。也就是说,所有国家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是相等的,汇率取决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

(2)如果将两国一般物价水平直接用来分别表示,上式可以写成这个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