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考虑备件约束的多部件系统时变可用度研究

关键词:时变,可用度,备件,多部件系统

  摘要



随着保障效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稳态可用度研究已无法满足当前及时准确的评价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保障效能的研究从稳态可用度转变为时变可用度。面对新的趋势,时变可用度的建模与计算方法亟待进行系统的研究。由于保障效能评估具有需要考虑保障资源的特殊性,备件作为最重要的保障资源之一,且具有消耗与补给的特殊行为,因此在时变可用度分析中其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在考虑备件约束的情况下,对时变可用度进行了研究。

作者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备件预测和可用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综合考虑备件消耗与补给,和部件维修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了使用可用度的计算方法,并将其拓展到了时变可用度计算。拟定了先单独分析供应可用度,然后分析可达可用度,最后拟合使用可用度的研究内容,制定了以备件结合使用可用度与维修周转研究供应可用度,维修结合部件行为描述与维修更换研究可达可用度的分析思路,最终对时变可用度进行建模与分析。

针对供应可用度,首先从备件需求率,备件库存,周转时间,备件维修速率,维修设备数量等角度对影响供应可用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上述影响因素描述了备件的消耗与补给行为,并建立了备件与供应可用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按照EBO,系统和备件状态空间描述计算供应可用度的方法。最后,对传统可用度分析通常不考虑可用度对备件的影响问题,分析了误差原因,给出了修正方法,提高了可用度解析的准确性。

针对可达可用度,首先从故障率水平,维修速率,修理工数量,系统结构和维修策略等角度对影响可达可用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上述影响给出了表决系统和串联系统的可达可用度分析模型,针对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修理工可以同时维修多种设备的情况,构建了更贴合工程实际的共用修理工下的可达可用度模型。通过可达可用度基本定义,分析了修理工数目,故障率和修复率对可达可用度的影响,并利用案例进行了验证。

分别求得供应可用度和可达可用度后,根据经验公式,拟合出了使用可用度的求解方法。针对使用可用度影响备件,共用修理工影响可达可用度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的修正模型计算步骤。根据计算步骤,给出了两个具体的案例。案例一详细给出了时变可用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可用度对备件的影响,并按照传统的方法求得了使用可用度,通过对比验证了我们的推测。案例二给出了考虑共用修理工情况下的串联系统可用度求解过程,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时变可用度的求解方法,对于指数分布给出由状态空间求解供应可用度和可达可用度,并最终得到使用可用度的方法。同时为了提高论文的应用价值,针对传统的进行了求解方法的介绍,阐述了通过得到供应可用度的方法,以便可以与传统备件理论衔接,在此内容中也涵盖了一般分布的求解方法。本文解决了传统可用度分析方法不能描述时变可用度的问题,结合随机过程中已有的理论,拓展到考虑钝化和共用修理工的情况,对时变可用度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