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36艺术基础(6小时含用餐)[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民族主义音音乐
【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音乐家,一方面将发展民族文化、壮大民族音乐于本国的民族独立运动相结合,一方面由年轻一代的作曲家开创新的、更为广泛的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这些后继者中的音乐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和研究更为深入细致和准确,并且更多的接受了同时期西欧各流派、风格的影响,在创作上同样进入了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潮流中,因此很多专著将这一时期的民族乐派成为新民族乐牌。
2. 好莱坞
【答案】好莱坞是指位于美国加州南部的电影工业基地,其拥有梦工厂、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公司、索尼公司、环球公司、华纳兄弟等电影巨头。好莱坞云集了大批世界各地顶级的导演、编剧、明星和特级人员。好莱坞生产的影片不仅满足美国电影市场的需要,还出口到世界各地,在文化输出和利润国际两方面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3. 沈心工
【答案】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逢,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 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 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
4. 现代芭蕾
【答案】现代芭蕾舞,是一种流行的舞蹈形式。现在的人们对古典芭蕾舞与现代芭蕾舞的认识,一般都是以20世纪初发生的现代艺术潮流对芭蕾的影响为分界线的,在此之前的芭蕾都是遵循芭蕾原有的城市规范化风格特征,都认为是古典芭蕾。而现在产生的许多芭蕾作品,在选择题材上就和以往的芭蕾有一些区别,并且在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从其他类似的舞蹈种类当中吸取或者借鉴了舞蹈词语和表现手法,形成了区别古典芭蕾的风格,这就是现代芭蕾。
5. 春柳社
【答案】春柳社是中国话剧运动史上第一个有组织的社团,其演出活动是中国真正的话剧起点。1907年春,在日本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只幕,获得东京中外人士之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没有独自、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了。《茶花女》的演出成功,鼓舞了春柳社诸人的士气。小久,该社又演出了根据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严格按照西方话剧形式创作演出的剧本。
6. 《命运交响曲》
【答案】《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五交响曲,构建在四音的“命运动机”之上,作为整个交响曲的核心,“命运动机”在各乐章中反复出现,并加以变形,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一场面在这个动机的衍伸中开展,表达了作曲家在战胜个人情感挫折和生理疾病苦痛绝望情绪后的决心—“我要同命运抗争,决不被它征服”。“命运交响曲”延续了“英雄交响曲”中的英雄形象和革命战斗精神,将交响曲的戏剧性推向最高峰。
二、简答题
7. 简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
【答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意境指作品通过时空境像的描绘,在情与景的高度融汇后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1)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意识上的二重结构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 ①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
②主观精神的表现。
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
(2)传统美术所强调的意境
传统美术所强调的意境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3)意境的构成
①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②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百里之势浓缩于咫尺之间; 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于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
(4)意境的基本因素
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因素,但意境中的情须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 而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着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引起生活回忆的场合、环境、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作品的意境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社会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
8. 结合设计艺术作品简析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答案】设计主要指设想、规划、计划、构思等,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的形成过程之中。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的技术中分离出来,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设计与艺术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存在联系又有区别。
(1)艺术与设计的联系
①设计是艺术之源
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成功的艺术与设计文化成果彰显着该时代设计与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与原始社会相比,奴隶社会的许多艺术都具有实用性,许多设计都具有艺术性。艺术逐渐具有了自身的面貌,审美倾向也独立起来,但仍同设计融为一体,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从古至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来。以半坡彩陶文化的小口尖底彩陶瓶为例。小口尖底彩陶瓶之所以为尖底,就是为了便于在土坑中固定使用,瓶的两耳位置适当,可用绳系住,口部也结一根绳,以利于提起时掌握重心,便于汲水和倒水。瓶上是红底黑色的螺旋纹,瓶底绘以各种图案,实用与美观统一于一体,并且其艺术性逐渐于设计中体现。
②设计体现着艺术风格
不同的设计门类体现着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20世纪50年代,丹麦的建筑师及设计师雅各布森设计的“蚁”椅、“天鹅”椅和“蛋”椅这三大名椅,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由刻板的功能主义转变成细节的精练和经推敲的整体性和雕塑感。这种设计就孕育着现代有机雕塑艺术。
③艺术的变革影响着设计
考察现代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艺术的变革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影响了设计领域,艺术的发展与设计的发展并行不悖,二者都在追求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包豪斯就是典型的艺术推动设计、艺术与设计相结合的典范。
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投入设计实践,可以推动设计进步。威廉·莫里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2)艺术与设计的区别
艺术与设计的区别主要是二者所属范畴不同,具体表现为:
①设计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主要采用标准化的创作手法,并且可以借助电脑等机械工具来完成,满足物质。
②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主要在艺术家的头脑中进行,并通过一定过得物质手段加以实现,满足精神追求。
总之,纵观艺术与设计的生产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艺术与设计之间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时而结合,时而分离,但始终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在不断相互调节中共同发展与进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