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621文学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1.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答案】觉:醒。
2.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答案】(1)体:肢。
(2)勤:劳。
(3)五谷:稻、黍、稷、麦、菽。
3.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
【答案】(1)识:记。
(2)厌:满足。
4.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答案】都:都城。
5.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答案】方:义方,道义。
6.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
【答案】田:打猎,后来写作“畋”
7. 愛其母,施及莊公。
【答案】施:,延,扩展,等于说“扩大影响,’
8. 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 .
【答案】介词,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9.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答案】(1)为:研究。
二、名词解释
10.尔雅
【答案】《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
编纂的词典,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它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话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被列入十三经之中。
11.甲骨文
【答案】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殷商时期人们崇尚占卜,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12.读为
【答案】读为是古书注解中的一种标识通假字的术语。它和“读曰”一样,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如:《诗经·卫风·虻》:“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泮”是假借字,“畔”是本字。
13.郑笺
【答案】郑笺是汉·郑玄所作《<毛诗传>笺》的简称。郑玄兼通经今古文学,他以《毛传》为主,兼采今文三家诗郑笺说,加以疏解。《郑笺》训话主要是字词句的训释,这是学者研究《郑笺》的重点,但《郑笺》也涉及整体内容的训释,关于这点历代学者没有涉及。从分析篇章结构、补释文题主旨、说明史实典故、解释名物制度看《郑笺》整体内容的训释,它从总体上进行了科学的整体的关照与把握,这对后世注释之学是极人的启发。
14.六书
【答案】六书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系统理论,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之法。例如:
(1)象形:木、日。
(2)指事:本、末。
(3)形声:徒、芳。
(4)会意:森、相。
(5)转注:“考”“老”相授。
(6)假借:锯类工具“我”假借为表示第一人称的“我”。
15.避讳
【答案】避讳是中国旧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
民国成立后废除。避讳是指人们不能直呼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需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其结果往往造成语文上的若干混乱。例如避君讳:汉高祖名邦,
,汉石经残碑作“何必去父母之国”“邦”改成“国”。《论语·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避讳常
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三、填空题
16.“孔廟四配”是孟子、顏子、___、___。
【答案】孔伋、曾参。
【解析】四配是孔庙受奉祀的人物中,仅次于孔子,又称四公、四圣。他们的塑像分坐于孔子像的两侧。依次为:孔子像东为兖国公颜回(复圣)、沂国公孔伋(述圣),西为成国公曾参(宗圣)、邹国公孟轲(亚圣)。早在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南宗衢州孔庙开始以四配附祀。曲阜孔庙则于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才开始以四配附祀,并沿习至今。
17.“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之”字的意思是___。
【答案】这
【解析】“之子”:之,这; 子,古代兼指儿女,在这里专指女性; “于归”:古代指女子出嫁。
18.战国文字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比较保持传统的___,一是变异较大的____。
【答案】西方周秦文字; 东方六国文字
【解析】战国时代文字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比较保持传统的西方周秦文字,相当于《说文解字》中的籀文:一是变异较大的东方六国文字,相当于《说文解字》中的古文。
四、综合题
19.标写《新城道中》诗的平仄方式,并分析其中拗救现象。
新城道中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答案】(1)平仄方式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