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湘潭大学历史系703中国史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五五宪章
【答案】五五宪章是1932年12月国民党为回应民间的宪政要求,于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由立
1933年1月,1936法院起草的宪法草案。立法院正式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草案前后七易其稿,
年5月5日公布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称“五五宪草”。宪草计8章147条,其主要特点是:规定了行使政权之国民大会,总统集权的五院制中央政府,对人民之自由权利采取法律限制主义。
2. 八七会议
【答案】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它的主要内容有:①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改选党中央领导机关,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 ③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
3. 黄埔军校
【答案】黄埔军校是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建的军事学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市珠江的黄埔岛上而得名。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由苏联提供办校经费和军械武器,共招收了六期学生。黄埔学生军曾参加东征及北伐战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 法币
【答案】法币是国民政府发行的一种不兑换纸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银元流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曾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后来不断贬值,1948年为金圆券所取代。
5. 中东路事件
【答案】中东路事件是指1929年7月中苏之间因中东铁路归属权问题而爆发的武装冲突。起因是东北当局将中东铁路电报电话收回,将苏联职员遣送回国。苏军与东北军发生武装冲突后,国民政府对苏宣战。苏军胜,12月,张学良派代表与苏签订《伯力协定》。“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中东路事件期间,苏占据我国领土黑瞎子岛,这是日后中俄在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6. 全民炼钢运动
【答案】全民炼钢运动是指在1958年8月的中央北戴河会议后掀起的一场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北戴河会议正式决定1958年的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1958年生产1070万吨钢是主观主义的难以实现的高指标,为了追求这个难以实现的高指标,掀起“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高潮,采取了不顾其他,大搞群众运动、大搞小土群,不断追加投资、扩大基本建设规模等违背客观规律的措施。“全民炼钢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生产上浪费十分严重,经济效益极差,并且造成了农业丰产未能丰收;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
7. 梁漱溟
【答案】梁漱溟是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曾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儒学。北京大学在当时为文化论战的中心,梁漱溟在北大发起了东方学及孔子哲学的研究,并于1921年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且由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先驱。《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预测了世界文化未来的趋势,对儒学的前途作了乐观的估价,此书成为了梁漱溟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他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是《人心与人生》和《中国——理性之国》。
8. 洪宪帝制
【答案】洪宪帝制是1915~1916年袁世凯进行的复辟封建帝制的活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袁世凯称帝引发了护国战争爆发,也使北洋集团分崩离析,失去了列强的支持。
9. 经济责任制
【答案】经济责任制是指1981年起,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责、权、利结合为基本特点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把责任放在首位,以责定权、以责定利。它要求企业的主管部门、企业、车间班组和职工,要层层明确各自在经济上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项专责和岗位责任制。这种制度适合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管理水平,对于克服长期以来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弊病,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0.整党运动
【答案】整党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持党自身的先进性和领导地位,在党内进行的一场整改运动。1950年夏、秋、冬三季首先进行了全党尤其是区、乡以上干部作风的整顿。这次整党运动经历了学习、登记、审查、处理四个步骤,每个党员都在学习和提高觉悟的基础上,主动登记和接受组织的审查与鉴定,共开除、劝退党员30多万,同时吸收新党员100多万。经过运动后,
党员普遍进行了一次党纲、党章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提高了觉悟,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纯洁了党的组织,壮大了党组织,提高了党员素质,为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二、论述题
11.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案】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的主要历史功绩如下:
(1)中共一大
①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以及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
②中共一大之后,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2)中共二大
①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阐明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性质和革命动力。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决定正式加入第三国际。
②“二大”后,中国共产党大力向全国人民宣传民主革命纲领,批判资产阶级的错误政治主张和军阀的反动谬论,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迅速深入人心。
(3)中共三大
①决定在保持党的独立性的前提下,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大通过了关于劳动运动等决议案,并改选了中央委员会。
②党的“三大”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的方针,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答案】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中国人民率先揭开了反法西斯战争的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1945序幕。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开始了持续8年的全面抗战。
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抗战8年,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进行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民族牺牲也最惨重的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开始,到1945年结束,历时14年之久。若从1937年全面抗战算起,也进行了8年。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抗日战争进行的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中国军民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兵力。七七事变时,日本投入陆军24个师团中的21个。此外,日本还投入了60%的空军和三分之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