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托尔曼认为,所谓动物行为的预期的证实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一种( )。

A. 中介变量

B. 外在力量

C. 内在的强化

D 外部的奖励

【答案】C

2. 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

A. 二者相互区别

B. 二者相互联系

C. 二者相对独立

D. 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答案】C

3.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 。

A. 集体观念

B. 从众

C. 服从大局

D. 集体凝聚

【答案】B

4. 奥苏伯尔根据( ),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三种同化模式:类属学习的同化模式、总括学习的同化模式和并列结合学习的同化模式。

A. 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方式

B. 学习内容

C. 学习方式

D. 有意学习的心向

【答案】A

5.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A. 思维品质

B. 学习内容

C. 学习结果

D. 知识技能

【答案】C

6. 概念的结构包括概念名称、( )、概念特征和概念实例。

A. 概念的可用性

B. 概念的可学性

C. 概念的明晰性

D. 概念的定义

【答案】D

7. 学生在理解“力”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重力”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 派生类学习

B. 相关类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总括学习

【考点】同化学习方式。

【答案】A

【解析】派生类学习是指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例如,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就可通过派生类学习来进行。相关类学习是指当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山原有观念所代表,二者仅是一种相互关联的从属关系。例如,学生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现在要让学生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就是相关类属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例如,学习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结构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并列结合学习。总括学习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例如,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就属于总括学习。重力的概念是力的概念的派生物。因此,答案选A 。

8. 班杜拉认为斗殴分子可能更易于模仿电视剧中的攻击行为,这是因为( )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

A. 观察者的特征

B. 榜样的特征

C. 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

D. 态度和强化经验

【答案】C

9.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

A. 教师随堂评价

B. 教师自编测验

C. 随常考试

D. 课堂提问测验

【答案】B

1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华生

D. 布鲁纳

【答案】D

二、简答题

11.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答案】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现代建构主义的直接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智力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包括以下儿个方面: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应当明确被看作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理论被看作是临时性的,不是绝对的。这和在其他教学方法中把科学知识绝对化为客观的、没有疑问、一成不变的观点不同。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的建构过程)。无论科学知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科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学生的头脑里并非是一片空白。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学生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科学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科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②科学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③科学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