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沈阳建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答案】(1)社会公德的含义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2)大学生增强自身公德意识的途径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大学生要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①提高知识。社会公德要求的文明范畴是最基础的文明行为,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小到,那将是教育的悲哀。

②大学生要注重自己的养成教育。公德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③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扩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践活动由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还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④大学生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2.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答案】理想支配着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是人前进的精神动力。树立正确的理想可以引导人走向成功,也可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1)个人理想在人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为人指明奋斗目标方向。树立一个好的理想对学习、

工作、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有远大理想的人看问题不会狭隘,他会站在比较高的角度看问题,仔细分析问题,以及做出决策的后果估计和对自我发展的作用。其次,一个个人理想明确的人对目标会很明确,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思想迷茫时可以参照理想检查自己的想法,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最后,个人理想的确立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能够为理想奋斗,用理想控制自己的各种想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个人理想确立的重要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导的是社会发展的道路,它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最高的奋斗目标,从而指引社会向前发展。只有有了良好的社会共同理想,整个社会才能有新的发展。个人则必须服从社会理想。因为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体。

(3)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是辨证统一和相互制约的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埋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埋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大多数人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历史上,国富民强,国破家亡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了这一点。只有更多的人把自己的个人理想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整个社会才能有更大的提升。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是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导向。

3. 大学生应该塑造怎样的崭新形象?

【答案】大学生是社会卜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应该塑造崭新的新形象,具体要求有: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大学生应当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塑造为党和人民事业而甘于奉献的形象,始终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正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难得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大学生应当发挥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追求真理,勇于探索,使自己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学们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努力做勇于和善于创新的先锋。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大学生要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对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 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同学们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台做到言行一致,是他立身处世的基础。在人和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时时提醒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是否去做了; 应该改正的错误,认识到了,是否去改了。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的道德人格必然会不断完善。

4.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答案】作为青年大学生,必须紧密团结,“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争取美好生活的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青年大学生身上。

(1)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都为奋斗,才能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奋斗。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国家好、民族好,我们每个人才会好; 只有民族、国家实现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2)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大学生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时代成长起来的优秀群体,对青年学生而言,最实在的行动就是要刻苦学习、实现价值。

(3)大学生要肩负时代众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成长成才。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用“中国梦”丰富自己的价值愿景; 用爱国主义情怀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本领,只有这样,当自己毕业走入社会后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5.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 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答案】(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①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往往又制约着人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②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一个人如果以悲怨愤i 、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相反,一个人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一定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2)端正人生态度的方法

①人生须认真。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