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意识
【答案】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中比的监控。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①意识是一种知觉。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宫能。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整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从无意识
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
2. 马赫带现象及机制
【答案】马赫带现象是指在视觉效应的研究中,发现明度感觉并不完全与光强变化相符,故存在一种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例如,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处史黑的现象被称为“马赫效应”或“马赫带”。
这种现象的机制是感觉神经系统中存在的侧抑制。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对方向上行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因此,单一感受细胞的神经电活动会受到周围细胞活动的影响。当人同时看明暗相间的区域时,明亮区域对感受细胞的刺激比黑暗区域的刺激强得多,明亮区域的强刺激会抑制与黑暗区域相对应的感受细胞的反应,这就加强了对明暗交界处的反应差别,形成强烈的感觉对比。马赫带现象属同时对比,是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
3. 程序性记忆
【答案】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该类记忆需多次记忆方能获得,并且可无意识地被提取。
4.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答案】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人脑以概念、判断、推理形式对事物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反映的思维。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又称为逻辑思维。
5. 情操
【答案】情操指较复杂的带有理性的深沉情感,是构成个人价值观和品行的重要因素。可分
为理智情操、美的情操、道德情操、宗教情操和自我情操等。美国心理学家R.B. 卡特尔把情操看作个体习得的动力特质,属外能,并认为自我情操是人格的基本动力以及其他情操的基本统一结构。
6. 视觉搜索
【答案】视觉搜索是指视觉系统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对图形的原始特征的分析,是由视觉系统的特征检测器来完成的。
7. 表象
【答案】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同时,表象也促进了问题解决。
8.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过程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认知过程。
9. 内隐记忆研究常运用的问接侧试
【答案】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间接测试是指如果在测试阶段控制条件使被试没有意识地利用学习阶段所学材料,则这些测验就是间接测试。内隐记忆研究中经常运用的间接测试包含语言与非语言的间接测验。语言的间接测验有补笔测验、模糊字命名、词汇判断以及单词确认等测验形式。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包括熟悉物体的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熟悉和不熟悉人物而孔的间接测验和新异物体和图案的间接测验。
10.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 )
【答案】深度知觉是指以视觉为基础,对自身所在空间,与自身周围空间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综合了解的心理历程。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人们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形状,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它是以视觉和触摸觉的联系为基础的。深度知觉比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更为复杂,它依赖许多深度线索。人们通过肌肉线索(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等来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二、简答题
11.请根据下图所示的研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类型的设计?
(2)该类型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案】(1)这是一个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判断的依据是:该研究方案对被试实施实验处理,并在实验处理前后周期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
(2)时间序列设计的基本形式是:
影响。
优点:①可较好地控制“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 ②可控制测量因素的影响; ③可较好地控制统计回归的因素。
缺点:①没有控制组,因此很难对其他额外变量加以控制; ②测量与处理的交互作用难以得到控制; ③多次实施前测可能降低或增加被试对测试的敏感性。
12.什么是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案】(1)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句子是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①表层结构是指实际上所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诀定着句子的形式。
②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决定着句子的意义。
(2)两者的关系
①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一个表层结构也可包含两个或更多的深层结构。
②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要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实现。这些规则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等。运用短语结构规则可以把某些表层结构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区别开来。
13.简述阿诺德评定兴奋说。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子清绪的评定一兴奋学说。其主要内容是:
(1)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2)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她提出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
。如果实验处理前后测量结果基本上是连续的,表明实验处理无效; 如果前后测量结果不连续,说明实验处理对测量结果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