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716中外文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柏拉图称希腊女诗人______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答案】萨福

【解析】萨福是古希腊著名的女抒情诗人,是西方文学史上开天辟地的女诗人。一生写过不少情诗、婚歌、颂神诗、铭辞等,她的作品多为柔美婉约的渴求爱恋的情诗,并且常常为她的女弟子所作。

2. 一般认为,以马洛为代表的英国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______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答案】大学才子派

【解析】“大学才子派”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多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3.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第一部喜剧作品是______。

【答案】《错误的喜剧》。

【解析】1590年,莎士比亚开始戏剧创作。《错误的喜剧》是他的第一部喜剧,创作于1592年。剧中主要写主与仆各是一对面貌和形体都十分相象的孪生兄弟,在海上遇难失散后,同在某异乡城市出现,造成许多误认的可笑情节。剧中还就夫妻关系、亲子之爱、手足之谊进行一些严肃的讨论。

二、名词解释

4. 湖畔派

【答案】湖畔派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英国流行的消极浪漫主义的诗歌流派。即由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其中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诗作是《丁登寺》。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舟了咏》,充满神秘怪诞色彩。骚塞的长诗《审判的幻景》是诌媚英国王室之作。

5. 风雅之寂

【答案】风雅之“寂”是俳谐美学及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个关键词。“寂”是对俳谐创作的

,其次是视觉上的“寂”概括。“寂”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层面:首先是听觉上,即“寂静”、“安静”

,最后指的是一种抽象的精神要素,是心理学上的含义,是一种主观的的颜色,可称之为“寂色”

感受。

6. “片夫卡式”

【答案】“卡夫卡式”是人们对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作品风格的概括。它如同“莎士

,已成为一个美学概念。在内容和主题上,比亚化”和“席勒式”“卡夫卡式”意指作品大多描写

人的内心状态,揭示现代西方人个性丧失、人性异化的主题,展现物化状态下人们的精神痛苦和孤独无依。在艺术上,“卡夫卡式”追求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具有象征、悖谬、怪诞、神秘性和多义性的特点。

7. 俄狄浦斯王

【答案】《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这部剧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俄狄浦斯王》不仅在艺术上给后世留下了典范,而且经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阐发,更引申出了一个新名词——俄狄浦斯情结。

8. 连歌

【答案】连歌是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日本的“歌”着重文句的堆砌和趣味。文句的堆砌讲

,究附句的巧妙衔接,其中最典型的,首推“连歌”连歌最初是一种由两个人对咏一首和歌的游戏,

始于平安时代末期。连歌作为和歌的余兴而盛行于宫廷,后又广泛流行于市民阶层,成为大众化的娱乐项目。日本连歌的集大成者是二条良基和宗祗。连歌的第一个特征是集体创作,即每一句都必须与别人的上一句相衔接,其转折纯系偶然,因而需要作者具有一种随机应变的机智,同时也使得连歌能从凝滞的偏重感情的倾向中摆脱出来。连歌的第二个特征是即兴创作。

9. 贵族沙龙文学

【答案】贵族沙龙文学是17世纪出现于西欧上流社会的贵族文学流派。“沙龙”为“会客室”、“客厅”的意思,后来专指在客厅举行的社交活动和文艺座谈,沙龙文学就是在文艺座谈中朗诵或演出的文艺作品。贵族为打发无聊时光而创作的贵族文学。他们精神空虚,耽于虚无缥缈的想象中,作品多以田园小说、历史小说、心理小说以及诗歌为主,主要写失去往日地位的封建贵族对中世纪的缅怀; 描写男女悲欢离合的艳情故事; 掐绘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矫揉造作,晦涩难懂,充满了没落贵族庸俗无聊的趣味。

三、简答题

10.试析《摩诃婆罗多》中莎维德丽的形象。

【答案】《莎维德丽》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著名插话,在印度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德国印度学家温特尼茨推崇它为史诗中保存下来的婆罗门诗歌中“最为瑰丽的作品”。莎维德丽是这一插话故事中的中心人物。

莎维德丽本是一位古代国土的女儿,自愿嫁给流亡森林的瞎子国土的儿子。一年后丈夫死去,死神来带走她丈夫的灵魂,而她则紧紧追随死神,最后凭借忠贞和智慧,赢得了死神的恩惠,不仅让自己的丈夫死而复生,也使得老国王双目复明,并收复了国土。莎维德丽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勇敢、执著、坚强、镇定,她的形象教导人们要不畏强暴,不怕艰辛,在遭到挫折的困难时期,更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最终,莎维德丽赢得“贤德女”称号,成为印度古代文学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

11.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特点。

【答案】在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过程中,经过中世纪独特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主要体现为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阶级的矛盾斗争)的作用,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中世纪新质文化和文学。

(1)中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

①基督教思想统治着中世纪文化

基督教思想成为中世纪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各类文学无不打上了它的烙印,教会文学更是为普及宗教教义而产生。有些文学作品公开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表现了封建领主和地主阶级及其精神上的代表僧侣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样,也有些作品,仅仅带有崇奉基督教思想的特点。这反映了基督教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

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突出

中世纪各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出现了很多将宗教思想与忠君爱国的英雄主义结合起来予以歌颂的文学作品。很多作品描写和反应了欧洲封建国家形成和确立时期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为保卫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的英雄人物,赞美了在确保王权中起过重大作用的英明帝王。但有些作品又将歌颂英雄和爱国思想与忠君思想、宗教思想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爱国思想和英雄主义的重视计划,也是东方古代文化中特有因素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影响的反映。

③不同阶层的文学出现

中世纪的社会结构等级森严,加之时间漫长,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在具体情况力面的差异,导致为特定阶层服务的文学相继出现,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旱现出各自的繁荣景象。例如骑士阶层、市民阶层的出现,就使得在正统的基督教文学占统治地位的同时,世俗文化的传统也以新的形态发展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

④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意义

骑士文学描写骑士爱情生活,肯定现世人生,承接了古希腊人本主义思想,具有否定中世纪禁欲主义的积极意义。后期出现的市民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更加突出,开启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先河。

(2)中世纪欧洲文学的艺术特征

①文学描写和反映的范围扩大

由于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的相互交融,古代的、当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宗教的、世俗的等各种各样的题材进入了文学创作领域,拓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从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