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深圳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思考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与汇率决定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在前提、分析方法上的区别,关于本国国民收入上升对本国汇率的影响,为什么国际收支说和货币分析法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答案】(1)国际收支说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前提、分析方法上的区别

①国际收支说主要考虑有哪些因素通过国际收支来影响汇率的变化。

前提:第一,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第二,国际收支仅包括经常账户(CA )和资本与金融账户(K )。CA 简单视为贸易账户,主要由本国国民收入Y 、外国国民收入和两国相对价格之比决定,K 不含储备资产,收支取决于本国利率i 、外国利率

第三,除汇率外的其他变量均视为己给定的外生变量。A 还有对未来汇率水平变化的预期

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各变量的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汇率再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化至某一水平,从而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

②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主要分析货币市场上货币供求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上。

前提:第一,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第二,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第三,购买力平价成立。第四,货币供给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利率与实际国民收入(也就是实际产出水平)都与货币供给无关,货币供给变动带来的货币市场不均衡,完全由价格的弹性变动来调整,不会影响利率和产出。

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汇率可以自由调整以反映各种因素对汇率水平决定的影响。根据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方法:

了汇率水平。这样,弹性货币分析法就将货

币市场上的一系列因素引进了汇率水平的决定中=

(2)两者关于本国国民收入上升对本国汇率的影响的结论相反

两者结论相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收支说考虑的是商品市场均衡问题,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导致总需求的増加,进口上升,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币贬值;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则分析的是货币市场的均衡,当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外生时,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为满足增加的货币需求,居民将减少支出。实际产出的增加和货币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会通过购买力平价的关系造成本国货币的相应升值。

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两者的得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是本国国民收入变动分别通过商品市场

从该式可以看出,本国与外国之间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以及货帀供给水平通过影响各自的物价水平,最终决定

和货币市场对汇率造成的两种不同的效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绝对购买力平价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误差。

2. 简述货币危机的成因。

,又称国际收支危机(Balance of Payments Crisis),它的【答案】货币危机(CurrencyCrisis )

含义有广义和狭义 两种。从广义来看,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有的学者认

,就可以 称为货币危机。就其狭义来说,货币危机是与对汇率波动采取为该幅度为15%〜20%)

某种限制的汇率制度相联系的,主要发生于固定汇率制下,它是指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带有危机性质的事件。

当一国爆发货币危机时,如果此时该国并不存在国内因素的金融危机问题,那么这一危机一般是由投机性资金流动带来的投机冲击引起的。投机冲击就其性质上来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基本经济条件恶化时发生的,由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预期导致的;另一种则与经济基础无关,纯粹由于心理预期的变化所带来的。

(1)经济基础变化带来的投机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

政府过度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基础恶化是引发对固定汇率的投机攻击从而爆发货币危机的最基 本原因。假定一国的货币需求非常稳定,而该国的货币供给由央行国内信贷及持有外汇储备两部分构成I 在其他 条件不变时,该国居民会通过向外国居民购买或出售商品、劳务、金融资产等国际收支活动,引起外汇储备变化 从而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在该国货币供求平衡时,如果政府通过持续扩展央行的国内信贷来融通财政赤 字,会带来货币供给的扩张。由于居民会通过国际收支活动来自动使货币供给与稳定的货币需求保持相等,因此 国内信贷扩张必然同时伴随着外汇储备的减少。

一国的外汇储备总是有限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信贷的持续扩张必然最终导致该国外汇储备持 续下降直至最终为零。外汇储备是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制的主要工具,当政府不持有任何外汇储备时. 势必只能听 任外汇市场的汇率自由浮动。此时,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汇率大幅贬值。

(2)主要由心理预期带来的投机性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

投机冲击的出现可能和经济的基本面因素无关,而是在国际短期资金流动存在独特的内在运动规律的条件下,主要由心理预期因素导致的。

这类危机与国际短期资金流动独特的运动规律有关,它主要是由于市场投机者的贬值预期心理造成的。这种 投机预期可以完全与经济基本面无关,只要它的幅度足够大,就可以通过利率变动最终导致政府放弃平价,从而 使这一预期得到实现。因此这种货币危机又被称为“预期自致性货币危机”。

在危机发生的机制上,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而持续提高利率直至最终放弃固定汇率是这种货币危机发生的一 般过程。预期因素决定了货币危机是否会发生、发生到什么程度,而利率水平则是决定固定汇率制度放弃与否的中心变量。

以上是货币危机发生的两种基本原因,了解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防范危机、化解危机。

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与金融项目包括哪几项?

【答案】(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Presentation)是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按照复式记账原理,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按IMF1993年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其基本内容包括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和误差与遗漏项目。

(2)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内容

资本与金融项目(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的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资本转移主要包括:①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 ②同固定资产买卖或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③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金融项目包括一个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按投资类型,金融项目可以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四类。①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的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这一永久利益意味着直接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并且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施加着相当大的影响。直接投资可以采取直接建立分公司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股份收购的方式; ②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的主要对象是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对于债务证券而言,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和其他派生金融工具; ③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是一个剩余项目,包括所有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储备资产未包括的金融交易; ④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指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在手中的外部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SDRs )、外汇资产、在aVIF 的储备头寸和其他债权。

4. 简单评价利率平价说。

【答案】利率平价理论的思想由凯恩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汇率波动由两国利率水平差价决定,不久英国 学者爱因齐格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 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贴水,低利率国在期汇市场上必为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 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牟取利润。利率平价理论又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两种。 前者假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因此分析的是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的实际值。后者即非抛 补利率平价理论假设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 资活动,因此分析的对象是汇率升贴水率的预期值。

对利率平价说的评价主要有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