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城市建筑学》

【答案】《城市建筑学》是阿尔多•罗西有关建筑和城市理论的一部书籍。他将建筑与城市紧紧联系起来,认为城市是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的聚集体,与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特定生活相关联。罗西将类型学方法用于建筑学,认为古往今来,建筑中也划分为种种具有典型性质的类型,它们各有各的特征。罗西还提倡相似性原则,由此扩大到城市范围,就出现了“相似性城市”的主张。他将城市比作一个剧场,非常重视城市中的场所、纪念物和建筑的类型。

2. 奥斯卡•尼迈耶

【答案】奥斯卡•尼迈耶是巴西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代表性现代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深受法国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影响。尼迈耶出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1934年毕业于当地的国立美术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尼迈耶进入巴西现代主义建筑和艺术大师科斯塔的事务所工作,并受其影响,于1937年独立开办建筑事务所。因1939年与科斯塔合作设计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巴西馆而成名。1956年~1961年,尼迈耶主持新首都巴西利亚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并设计了国会大厦、总统府、巴西利亚大教堂等大型建筑,在这些建筑项目中,尼迈耶将他极富个人风格特点的曲线形建筑特点发挥到极致。

3. 勃兰登堡门

【答案】勃兰登堡门是是普鲁士早期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的代表性作品,由朗汉斯设计。这座大门以雅典卫城山门为原形,主要由多立克柱式支撑的山墙组成,但这座大门的柱子没有遵循古老的比例关系,而是纤细一些。此外,檐部也被加高,并在当中设置了四驾马车的雕像装饰。

4. 粗野主义

【答案】粗野主义,又称“野性主义”、“朴野主义”,是以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计倾向。它正式得名是在1954年史密森夫妇提出“新粗野主义”概念之后。其建筑的特点有:①粗野主义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②在建筑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美的标准;③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现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征。粗野主义对现代建筑思潮演变起了较大的作用,马赛公寓是其达到成熟的标志。

二、绘图题

5.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平面图

【答案】

图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平面图

三、简答题

6. 芝加哥学派的风格?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有哪些?提出什么口号?

【答案】芝加哥学派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其最兴盛的时期是在1883年~1893年。

(1)芝加哥学派的风格

①在建筑设计方面,它突出功能的主要地位,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②在建筑造型方面,它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其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

③在工程技术方面,它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强调建筑艺术应反映新技术的特点。

(2)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与理论家,他的理论与实践使当时致力于探索高层建筑设计的芝加哥进步工程师与建筑师足以称为芝加哥学派。他是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生于波士顿。在美国现代建筑

革新中起过重要作用。强调装饰对建筑的重要性。

(3)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作

布法罗大厦,马凯特大厦,CPS 百货公司,里莱斯大厦,马歇尔百货商店,莱特尔大厦。

(4)芝加哥学派的口号

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远随从功能,这是规律”。

7. 古典复兴建筑主要发生在哪些国家?有何特征?代表作有哪些?

【答案】古典复兴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末流行于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等欧美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它的出现主要由于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而利用过去的历史样式的原因,是企图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寻求思想上的共鸣。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各国古典复兴建筑的特点与代表作分别为:

(1)法国

①法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也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中心。法国盛行罗马复兴的建筑思潮。在拿破仑时代,形成“帝国式”风格,它们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则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

②代表建筑:一是法国大革命前在巴黎兴建的万神庙;二是拿破仑时代在巴黎兴建的许多纪念性建筑,如雄师凯旋门、马德兰教堂。

(2)英国和德国

英国和德国以复兴希腊建筑形式为主,其代表建筑如下:

①英国的爱丁堡中学、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等;

②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K.F. 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和阿尔塔斯博物馆(又称柏林老博物馆)、以雅典卫城的山门为蓝本的勃兰登堡门。

(3)美国

①美国独立(1776)以前,建筑造型多采用欧洲式样,称为“殖民时期风格”。独立以后,美国资产阶级在摆脱殖民统治的同时,力图摆脱建筑上的“殖民时期风格”,借助于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来表现民主、自由、光荣和独立,因而古典复兴建筑在美国盛极一时,尤其以罗马复兴为主。

②代表建筑:一是仿照巴黎万神庙的美国国会大厦,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二是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说明希腊建筑形式在美国的纪念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也比较流行。

(4)古典复兴建筑的总体特征

古典复兴建筑扬弃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