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613管理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述题

1. 何谓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1)预算控制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日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从而使费用的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

(2)不同企业,由于生产活动的特点不同,预算表中的项目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一般来说,预算控制的方法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金预算、资金支出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

①收入预算。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提供了关于企业未来某段时期经营状况的一般说明,即从财务角度计划和预测了未来活动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需付出的费用。由于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因此收入预算的主要内容是销售预算。

②支出预算。与销售预算相对应,企业必须编制能够保证销售过程得以进行的生产活动的预算,即编制各种支出预算。包括: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附加费用预算。

③现金预算。现金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进行预测,通常由则务部门编制。现金预算只能包括那些实际包含在现金流程中的项目。

④资金支出预算。资金支出预算则可能涉及若干个阶段,是长期预算。企业可以利用盈利的一个很重要部分来进行生产能力的恢复和扩大。由于这些支出具有投资的性质,因此对其的计划安排通常被称为投资预算或资金支出预算。

⑤资产负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是对企业会计年度末期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它通过将各部门和各项目的分预算汇总在一起,表明如果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达到预先规定的标准,在财务期末企业资产与负债会呈现何种状况。

2. 简述非确定性决策。

【答案】非确定型决策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在不确定性决策中,决策者不可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会发生,即使知道,也不能知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非确定型决策所用的决策标准为:

(1)大中求大标准,即比较各方案的最好效果,然后选出最理想者。这是一个乐观的标准,也是最冒险的标准。

(2)最大最小标准。选用该标准时,先找出各方案的最坏后果,然后选出相对较好者。这是一个保守的标准。

(3)现实主义标准。选用此标准时,先由决策者根据对客观可能性的乐观程度的估计,设定一个“乐观系数”(在0和1之间取),计算各方案的现实估计值。现实估计值一最好结果X (乐

观系数)十最坏结果X (1-乐观系数),然后选出现实估计值最好的方案。该方案属于折衷标准,但困难在于没有一个设定乐观系数的客观办法。

(4)推理标准。其依据是“不充足理由原则”,即认为既然没有什么充足理由可以证明哪个客观状态的出现概率较大,所以只能假定它们的概率是相同的,亦称等概率标准。选用此标准时,先按等概率假设来计算各方案的假定期望值,然后选出假定期望值最好的方案。

(5)最小最大后悔标准。决策者往往都有因客观状态的实际出现不符合愿望而后悔决策没有选好的体验,因此如何使决策后可能出现的后悔最小,就可以作为一个决策标准。

3. 简述有效控制的特征。

【答案】有效的控制应具有下述特征:

(1)适时控制

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纠正偏差的最理想方法应该是在偏差未产生以前,就注意到偏差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 或者企业由于某种无法抗拒的原因,偏差的出现不可避免,那么这种认识也可以指导企业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遏制偏差产生后可能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2)适度控制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适度控制时需注意以下方面:

①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②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③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3)客观控制

有效的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客观的控制源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及其变化的客观了解和评价。为此,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检杳、测量的技术与手段必须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在时空卜的变化程度与分布状况,准确地判断和评价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与计划要求的相符或相背离程度,这种判断和评价的正确程度还取决十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是否客观和恰当。

(4)弹性控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可能遇到某种突发的、无力抗拒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企业计划与现实条件严重背离。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维持企业的运营,具有灵活性或弹性。弹性控制通常与控制的标准有关。弹性控制要求企业制定弹性的计划和弹性的衡量标准。有效的控制系统还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抓住影响整个企业行为或绩效的关键因素。有效的控制系统往往集中精力于例外发生的事情,即例外管理原则,凡已出现过的事情,皆可按规定的控制程序处理,而第一次发生的事例,需投入较大的精力。

4. 简述管理者的角色。

【答案】管理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

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二类,如图所示。

图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指涉及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职责的角色,它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

①代表人角色。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管理者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如管理者有时必须参加社会活动,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宴请重要客户等。

②领导人角色。由于管理者直接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责,他们必须在单位内扮演领导者角色。这时,管理者和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③联络者角色。没有联络,管理者就无法与别人一起工作,也无法与外界建立联系。

(2)信息角色

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

①监督者角色。监督的目的是获取信息。管理者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管理者识别潜在的机会和威胁。

②传播者角色。管理者把从监督中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管理者有时也因特殊的目的而隐藏特定的信息。

③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必须把信息传递给外界。

(3)决策角色

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

①企业家角色。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

②冲突管理者。一个组织运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冲突或问题,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③资源分配者。作为资源分配者,管理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组织资源包括财务资源或设备、时间、信息和其他类型的重要资源。

④谈判者角色。管理者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谈判上,谈判对象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组织。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组织,其管理者为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都必然要进行谈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