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音乐声学基础理论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目前所知最早的江南丝竹乐集社组织为在上海建立的( )。

A. 钧天集

B. 清平集

C. 雅歌集

D. 文明雅集

【答案】D

【解析】江南丝竹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而得名。至丝竹乐逐渐以上海为中心,并组织了许多演奏团体,如“文明雅集”、“清平社”、“钧天社”等。

2. 王光祈曾获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 )。

A. 《论中国古典歌剧》

B. 《中国古代乐器考》

C. 《中国音乐史》

D. 《东方民族之音乐》

【答案】A

【解析】王光祈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学家。他的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

3. 我国第一部音乐史著作是( )。

A. 童斐《中乐寻源》

B. 叶伯和《中国音乐史》

C. 郑觐文《中国音乐小史》

D. 萧友梅《旧乐沿革》

【答案】B

【解析】叶伯和《中国音乐史》是我国第一部音乐史著作。上卷于1922年10月10日由成都厂服公司印刷; 下卷于1929年11月在成都《新四川日报副刊》连续发表。全书约三万字,主要从文献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在于第一次用文字记录中国音乐历史。

4. 《中国男儿》是学堂乐歌中传唱最为广泛的歌曲之一,它的旋律来源自( )。

A. 民间小调《梳妆台》

B. 英国歌曲《家,可爱的家》

C. 美国歌调《梦见家和母亲》

D. 日本歌曲《学生宿舍的旧吊桶》

【答案】D

【解析】石更(即辛汉)编的《中国男儿》,是根据日本学校歌曲《宿舍里的旧吊桶》(小山作之助曲)的曲调填词。歌词是: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巍巍长城。天府之国,取多用宏,黄帝之冑神明种。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天之骄子吾纵横! 狼奔虎攻,日暮途穷,眼前生路觅无从!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何不奋勇向前冲! 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力夫雄。我有宝刀,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决胜疆场,气贯长虹。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鲜血犹殷红!

5. 《共产儿童团歌》是根据苏联少先队歌曲( )的部分曲调填词而成。

A. 《梦见家乡和母亲》

B. 《离别爱人》

C. 《在簧火旁》

D. 《家,可爱的家》

【答案】C

【解析】《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是共产主义儿童团歌,曲调源于前苏联少年先锋队队歌《在簧火旁》。旋律抑扬顿挫,咏唱回环往复。全曲六个乐句,每三个一组,在结构上划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的旋律各节对应,音调由弱到强,反复咏唱,形成了照应,烘托了情感,使全曲始终洋溢着革命的热情、进取精神和青春活力,具有豪迈坚定、朝气蓬勃的气质蕴含。

6. 《长恨歌》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是根据( )音乐素材发展写成的。

A. 古代歌曲《清平调》

B. 古代歌曲《阳关三叠》

C. 京剧曲牌《柳青娘》

D. 民间歌曲《茉莉花》

【答案】A

【解析】《长恨歌》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是根据古代歌曲《清平调》发展写成的。用自由模仿的复调手法写成的女声三部合唱,又弦乐和竖琴伴奏,结构是二部曲式。词:香雾迷蒙,祥云掩拥,蓬莱仙岛清虚洞,琼花玉树露华浓。蓬莱仙岛清虚洞,琼花玉树露华浓。却笑他,红尘碧海,多少痴情重? 离合悲欢,枉作相思梦,参不透镜花水月,毕竟成空。

7. 目前公认我国最早的钢琴曲是( )。

A. 《和平进行曲》

B. 《霓裳羽衣舞》

C. 《断章小品》

D. 《花鼓》

【答案】A

【解析】1914年,赵元任先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创作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是公认的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该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心声,是赵元任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完成的。

8. 《泪罗沉流》是作曲家( )为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而创作的单乐章交响诗。

A. 江文也

B. 黄自

C. 冼星海

D. 谭小麟

【答案】A

【解析】江文也于1953年为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而创作的《泪罗沉流》将欧洲交响音乐贯穿发展的心理描写手法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惯用技法相结合,展现出一幅悲壮历史画卷。乐曲开始部分在低音弦乐器上演奏增五度音程的前奏导入句,有悲伤呻吟的悲剧性效果。然后木管、铜管和弦乐器相继奏出叹息、哀怨和悲鸣般的呼唤性乐汇。中间部分弦乐组愤慈怨恨的音调,锣、木鱼、大提琴孤独寂寞的倾诉独白,逐渐发展至不同乐器组狂风暴雨似的齐奏呐喊。愤怒地控诉、撕心般的痛哭,慢慢过渡到以小号加弱音器演奏的再现部分。

9. 20世纪20年代,持“教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的观点并付之于实践的音乐家是( )。

A. 刘天华

B. 赵元任

C. 马思聪

D 黎锦晖

【答案】D

【解析】黎锦晖热心致力于普及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的活动,提出“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而且最好从“训练儿童”做起。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开始了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实践活动。此后,结合着他在上海中华书局主编《小朋友》周刊的工作,以及在由他任校长的上海“国语专修学校”办起附属小学,并设置歌舞部。黎锦晖的歌舞剧创作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启蒙性的重要意义。此外,以形象的艺术形式对儿童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开拓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