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必备复习题库3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以事论理

【答案】以事论理,是指在论证中,先列举事实,再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论。它要求一定是和本篇文章的道理相关的事例。这个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组新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是一系列为人所知的现象。在列举事例时,要围绕主题简明扼要,不可过于冗长啰嗦。

2. 逆向思维

【答案】逆向思维是指思维的主体逆事物和人们思维发展的一般方向而动的思维。这种思维能够从相反的方向发现新的问题,采用新的理论,取得新闻评论的最佳效果。逆向思维需要作者有广博的知识、独到深邃的眼光和一定的勇气。

3. 新闻评论

【答案】新闻评论是指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广播评论

【答案】广播评论是指广播电台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阐述道理,具有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传播形式。近几年来,随着广播直播节目的兴起,以主持人或评论员的身份与新闻报道同步播出的现场评论也日渐增多,给广播中已有的评论员评论注入了新的特色和内容。

5. 从众心理

【答案】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这种心理表现在接受新闻信息方面,一般会认为大多数人提供和认可的信息便是可靠的。

二、简答题

6. 简述新闻评论形式的多样化的表现。

【答案】一定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与之相适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新闻评论的形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评论形式的多样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闻评论事业的发展。

(1)从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来看

现在不少的传媒都推出了“时评”、“今日社评”等栏目。这些栏目的文章,大都是对最近几日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论,有的还与当日见报的新闻相联系,是当日新闻事件的深入。有的还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