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外教育史(近、现代部分)(同等学力加试)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 )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C
2. 蔡元培所主张的五育并举原则上不包括( )
A. 军国民教育
B. 实利主义教育
C. 公民道德教育
D. 民族主义教育
【答案】D
3. 现代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 除了具有教育功能外,还派生出许多社会功能,其中包括( )。
A. 社会交往与照看功能
B. 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功能
C. 选拔与社会分层功能
D. 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功能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学校功能的把握程度。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场所,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实现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这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除了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之外,现代学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选拔功能,成为社会对个人进行鉴别和分层的筛选机构。CD 都是学校对个人的功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 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一法上主要体现了( )。
A. 人本主义取向
B. 科学主义取向
C. 解释主义取向
D. 历史主义取向
【答案】B
【解析】教育测验运动,是指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先的考试制度己不适应当代的教育,所以对教育测验方法进行改革及对提高测验的客观性进行研究的运动,如智力测验、学力测验。实验教育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主要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可见,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都是追求用科学、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
5.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提出什么原则? ( )
A. 因材施教
B. 知行合一
C. 贵于改过
D. 随人分限所及
【答案】D
6. “熙宁兴学”之后,宋代太学中曾经普遍实施的一种将学生平时品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考察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称为( )。
A. “苏湖教法”
B. “三舍法”
C. “积分法”
D. “六等黑出陆法”
【答案】B
7. 诸子百家中,以重视逻辑思维训练著称的是( )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答案】C
8. 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
A. 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
B. 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
C. 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 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答案】B
9. “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 )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周文王
D. 唐太宗
【答案】A
10.书院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B
二、名词解释
11.工读教育思潮
【答案】五四运动时期的工读教育思潮有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工读互助、手脑并用等多种提法。它主张通过读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实现改造不合理社会的目的。工读教育思潮的提倡者有共产主义者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也有无政府主义者李石曾、王光祈,还有一些寻求改良社会道路的青年。提倡工读的人还组织过一些工读团体进行实验。工读教育思潮特别是其中的勤工俭学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2.六学二馆
【答案】六学二馆是唐代中央官学的简称。六学指国子监所属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二馆指门下省所属的弘文馆和置于东宫的崇文馆。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13.“化性起伪”
【答案】“化性起伪”是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意为改造人们恶的天性而兴起人为的善。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种种情欲,如果放纵人之性,必然会导致暴乱,因此他指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同时荀子又把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他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又指出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