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东北财经大学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2001【试题+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东北财经大学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世界经济专业《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分,计20分)

1.圈地运动

2.马歇尔计划

3.国际间接投资

4.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5.OPEC

6.77国集团

7.APEC

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9.国际分工

10.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填空(每空1分,计10分)

1.一般说来,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_____,二是_____。

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亦称欧洲联盟条约)于_____年签署。

3.世界经济史上第一次生产过剩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于_____年。

4.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重、最持久的经济危机是_____年的大危机。

5.前苏联解体发生于_____年。

6.通常所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又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二次大战结束后的_____年代。

7.当代世界经济中最有影响的三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三、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10分,计40分)

1.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的经济分析。

2.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简述“休克疗法”改革方案及其在俄罗斯的实践。

4.东亚金融危机简评。

5.简述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四、论述题(任选1题,每题30分,计30分)

1.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2.试述战后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进程及趋势。

东北财经大学

世界经济专业《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 2001年世界经济专业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分,计20分)

1.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建立的重要手段。所谓“圈地”就是用栅栏、篱笆、壕沟将公有地、农民世袭耕种的份地圈围起来,变成领主或某个人私有的大牧场或大农场,失去土地的农民或沦为雇工或流往城市。圈地运动将所有制不清的公有地、份地界定为私有地。从15世纪的“圈地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5世纪末到17世纪40年代,这个时期是圈占公有地;第二个时期是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中叶,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他们一方面将在革命中没收的国王和保皇党的土地按20年地租收入的价格大块出售,另一方面他们迫切需要界定占很大比例的份地的私有产权,议会圈地时代开始了,整个过程前后将近400年。19世纪中叶,英国土地私有制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