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世界经济2002【试题+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东北财经大学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
世界经济专业《世界经济》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分,共20分)
1.外汇市场 2.水平型国际分工 3.能源危机
4.经济国际化 5.财政政策 6.IMF
7.EC 8.南北合作 9.世界三大金融中心
10.休克疗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于_____世纪_____年代前后,完成于_____世纪_____年代前后。
2.早期的世界货币是黄金白银并用,称为_____制。
3.在世界经济中,第一个称雄世界的国家是_____。
4.中国于_____年_____月正式加入APEC。
5.欧共体成立于_____年。
6.第一次石油冲击发生于_____年,第二次石油冲击发生于_____年。
7.根据APEC 规定的时间表,发达成员于_____年前、发展中成员于_____年前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三、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及其影响。
2.简述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
3.简述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目的和方式。
4.简述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5.简述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四、论述题(任选1题,每题30分,共30分)
1.试论当代世界农业面临的问题。
2.试论发达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因。
东北财经大学
世界经济专业《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 2002世界经济专业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分,计20分)
1.外汇市场:指由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营交易商、大型跨国企业参与的,通过中介机构或电讯系统联结的,以各种货币为买卖对象的交易市场。它可以是有形的---如外汇交易所,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通过电讯系统交易的银行间外汇交易。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统计显示,国际外汇市场每日平均交易额约为1.5万亿美元。
2.水平型国际分工: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当代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的。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前者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它反映了寡占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内部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部门内部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种加工工艺间的分工越来越细。这种部门内水平分工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后者则是指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