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838管理综合之财务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各自的优缺点。

【答案】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主要有净现值、内含报酬率、获利指数、折现的投资回收期等。对于这类指标的使用,体现了折现现金流量的思想,即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使用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各种指标,并据以进行决策。

(1)净现值。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如果投资期超过1年,则是减去初始投资的现值以后的余额。其决策规则是:只有一个备选方案时,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项目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净现值法的优点在于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缺点是不能揭示各个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

(2)内含报酬率。内含报酬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该项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其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如果计算出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公司的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就采纳,反之则拒绝。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选择内含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投资项目。

内含报酬率法优点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概念也易于理解;缺点是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对于每年NCF 不相等的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多次测算才能算出。

(3)获利指数。又称利润指数,是投资项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现值之比。其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获利指数大于或等于1,则采纳;否则就拒绝;在有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采用获利指数超过1最多的投资项目。

获利指数法的优点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由于获利指数是用相对数来表示,所以有利于在初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之间进行对比;缺点是获利指数只代表获得收益的能力而不代表实际可能获得的财富,忽略了互斥项目之间投资规模上的差异,所以在多个互斥项目的选择中,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答案。

2. 简述资金成本与资金时间价值的区别。

【答案】一般认为,资金时间价值这个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资金参与任何交易活动都是有代价的,因此,资金时间价值着重反映资金随着其运动时间的不断延续而不断增值的性质。具体地说,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资金使用者那里获得的报酬;而资金成本是指资金的使用者由于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它们都是以利息、股利等来作为其表现形式,是资金运动分别在其所有者及使用者处的体现。但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面:

第一,资金时间价值表现为资金所有者的利息收入,而资金成本是资金使用者的筹资费用。 第二,资金时间价值一般表现为时问的函数,而资金成本则表现为资金占用额的函数。

第三,资金成本的基础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成本即时问价值,既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又包括投资风险价值。

3. 试归纳说明利润预算和财务预算的主要内容。

【答案】(1)利润预算是企业预算期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税后利润的综合预算,主要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税后利润的预算以及每股收益的预算。

①营业利润的预算。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投资收益等项目。因此,营业利润的预算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项目的预算。

②利润总额的预算。在营业利润预算的基础上,利润总额的预算还包括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预算。

③税后利润的预算。在利润总额预算的基础上,税后利润预算还包括所得税的预算。

④每股收益的预算。在税后利润预算的基础上,每股收益的预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预算。

(2)财务预算是最为综合的预算,构成内容全面而复杂,主要包括短期资产预算、长期资产预算、短期债务资本预算、长期债务资本预算和股权资本预算。

①短期资产预算。企业一定时点的短期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项

目。因此,短期资产预算主要包括现金(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的预算。

②长期资产预算。企业一定时点的长期资产主要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因此,长期资产预算主要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的预算。

③短期债务资本预算。企业一定时点的短期债务资本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项目。因此,短期债务资本的预算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项目的预算。

④长期债务资本预算。企业一定时点的长期债务资本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项目。因此,长期债务资本的预算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项目的预算。

⑤权益资本预算。企业一定时点的权益资本(股权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因此,股权资本的预算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的预算。

4. 试述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区别。

【答案】(1)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如比率分析,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将财务报表信息转换成等)

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2)财务报告分析比财务报表分析范围更广。它不仅分析财务报表,也分析其他相关财务报

告的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3)而财务分析的范围最广。财务分析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

,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包括比率分析、净现值法等方法)

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和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4)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三者在分析起点、分析对象、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目的上都有所区别。

5.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

【答案】(1)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补偿。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

①平均年限法。也称使用年限法,它是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这种方法所计算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所绘出的图线是直线,因此,这种方法也称直线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_(残值-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对水平,还应计算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计算方法有两种。 a. 年折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b.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②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就是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工作量平均分摊固定资产折旧总额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各类专业设备。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可以用工作小时、行驶里程、台班等表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a. 按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单位里程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行驶里程

b. 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给工作小时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工作小时

c. 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台班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工作台班数由此可以得出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度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③年限总额法。也称年数总额法,它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各年度数字之和为分母,以该年度固定资产可供继续使用的各年为分子乘以固定资产原值计算求得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额。其折旧额按资产效率的递减而逐年减少,计算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