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922经济学(含宏、微观)之宏观经济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均衡产出

【答案】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c+i。c 、i 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对均衡产出这一概念可以用图来表示。

图 均衡产出的决定

在图中,纵轴表示支出,横轴表示收入,从原点出发的45°线上的各点都表示支出和收入相等。当总收入大于总支出时,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大于零,企业会削减生产。反之,当总收入小于总支出时,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小于零,企业会扩大生产。上图中,B 点对应的产出水平即为均衡产出。

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时经济社会达到均衡。在这个模型中,存货在调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上图可以看出,非计划存货投资是一种产量调节机制,不是价格调节机制。

2. 总供给曲线

【答案】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出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得到的,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出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产出递减。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就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就业量。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货币工资变动能作何反应的假定。在短期,就业量的变化是引起总供给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长期,资本积累的变化、

技术进步等都会影响总供给水平。

3.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答案】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表示的是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用来描述经济中的价格水平。这一篮子商品通常包括食品、衣服、住房、燃油、交通运输、学费及其他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指数的公式为:

4. 流动性陷阱

【答案】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尽管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没有发现该经济现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出现了类似于流动性陷阱的现象。

5. 国内生产净值

【答案】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简称NDP ,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国内生产净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所有常住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即:NDP=GDP-资本折旧。

NDP 的价值要远远大于GDP ,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角度来看,也即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用

国内生产净值指标要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优越得多。相对于GDP ,NDP 考虑到了“消耗”或者说“折旧”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真正诠释了生产、增长及总价值与消耗、效率、净价值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题

6.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请给出模型稳定状态的条件,并画图说明外生的储蓄率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有何影响。

【答案】(1)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是:①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 是外生的储蓄率; ②劳动力以一个不变的比率n 增长; ③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故人均生产函数可表达为y=f(k ),

k 为资本一劳动比率。y 表示产出,其中y 为人均产出,如果用N 表示劳动力,则有y=Y/N, n=4N'/N。

保持给定的人均资本水平k 所必须的投资,取决于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考虑到人口增长率恒定,因此经济需要投资nk 来为新工人提供资本,再假定资本折旧是资本存量的一个不变的比率此保持人均资本水平所需的投资是

因此,稳态时的y*和k*满足

储蓄率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收入。

如图所示,C 和C' 分别是s 和s' 下的稳态,可以发现当S 提高时,Y 也随之提高。在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不变的情况下,稳态条件是

稳态时的k*提高,从而使得稳态时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因此,s 的提高使得达到。 。经济均衡条件为。。 ,也就是说较高的,(2)根据人均生产函数y=f(k )模型基本方程为(3)现在如果提高储蓄率s ,变为s' ,则仍然有,因

图 储蓄率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

7. 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什么差别?

【答案】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都坚持非市场出清的假设,但两者的非市场出清理论存在重大差别:

(1)原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模型假定名义工资刚性,即假定如凯恩斯所言,“劳工间有公开协定或默契,不愿接受较低工资而工作”,“劳工确实不愿意接受较低货币工资而工作,现行货币工资减低时,确实会引起罢工等现象”,“劳工们坚持不让货币工资降低”(凯恩斯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二章),而新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模型假定工资和价格有戮性,即工资和价格不是不能调整,而是可以调整的,只是调整十分缓慢,需耗费相当时日;

(2)原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理论缺乏微观基础,没有阐明为什么价格和工资具有刚性,新凯恩斯卞义模型则增加了原凯恩斯主义模型所忽略的两个假定: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和理性预期,使非市场出清理论有了微观基础,突破了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

8. 如何从国内生产总值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答案】国民收入的概念包括了好几个总量,这里把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这五个总量及其关系概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