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部829管理学之管理学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速动比率

【答案】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存货之差与流动负债之比。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当企业有大量存货且这些存货周转率低时,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精确地反映客观情况。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

2. 组织冲突

【答案】组织冲突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由于在工作方式、利益、性格、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不一致性所导致的彼此相抵触、争执甚至攻击等行为。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特别是在变革中是不可避兔的。

3. 企业使命

【答案】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存在于社会的基本职能或根本任务。它是关于企业的基本目标、特征和宗旨的描述,它反映企业的价值观,体现了企业的宗旨和刻意追求的形象。确立企业使命是战略计划管理过程的第一步。

4. 企业的社会责任

【答案】(1)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这种义务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这一定义的前提包括:①企业遵守法律,并且追求经济利益; ②企业是一种道德机构,在它努力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它能够分清正确的和错误的行为。

(2)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的两种观点

①纯经济观

纯经济观是以传统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运作,认为公司管理当局的任务就是设法以最有效率的方法来组合各项生产资源,使生产成本最低,同时将产品卖给愿意支付最高价格的顾客,使企业的利润最大,而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②社会经济观

社会经济观认为,企业除了取得一定的利润外,还应为基本相关的利益群体承担其应负的社会责任。

(3)企业与管理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①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②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③企业对顾客的责任; ④企业对竞争对手的责任; ⑤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为投资者带来有吸引力的投资报酬,及时、准确地汇报财务状况; ⑥企业对所在社区的责任。

(4)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

①通过消除产生不利影响的活动来承担社会责任;

②把不利社会影响转化成企业的发展机会;

③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限制企业对社会的影响。

5. 群体

【答案】群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具有某些共同的利益需求或思想情绪、情趣,通过特定的相互关系而结成的两人以上的集体。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①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②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6. 企业制度

【答案】企业制度是规定或调节企业内部不同参与者之间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或标准的总和。企业制度在为经营活动的组织提供基本规则和框架时,表现出月种基本功能:①导向功能,指企朴制度指导企湘经营方向的选择、引导稀缺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功能; ②激励功能; 指企业制度诱导各类参与者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贡献的功能; ③协调功能,指通过制度安排,使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经营的不同时空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使他们提供的不同贡献形成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合力的功能。

7. 有效沟通

【答案】有效沟通是指组织能够克服各种因素的干扰,保持信息交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现有效沟通需要坚持以下原则:①正确对待沟通; ②运用反馈机制; ③力求表达清楚; ④能够积极倾听; ⑤拓宽沟通渠道; ⑥加强平行沟通。

8. 管理创新

【答案】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这一概念包括五个方面的管理创新内容:

(1)提出一种新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

(2)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

(3)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

(4)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5)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

二、简答题

9. 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因素。

【答案】(1)分权的含义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组织分权程度标准:

①较低的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量越多,分权程度就越大。②较低的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重要性越大,分权程度就越大。③较低的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影响面越大,分权程度就越大④较低的管理层次所作的决策审核越少,分权程度就越大。

(2)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

①组织规模的大小。组织规模增大,管理的层级和部门数量就会增多,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就会减低。因此,当组织规模扩大之后,组织需要及时分权,以减缓决策层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事务。

②政策的统一性。如果组织内部各个方面的政策是统一的,集权最容易达到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然而,一个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为了灵活应对这种局面,组织往往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政策,这虽然会破坏组织政策的统一性,却可能有利于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③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如果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能够保证组织任务的完成,组织可以更多地分权; 组织如果缺乏受过足够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其基本素质不能符合分权式管理的基本要求,分权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④组织的可控性。组织中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大多不司,有些关键的职能部门,如财务会计等部门往往需要相对地集权,而有些业务部门,如研发、市场营销等部门,或者是区域性部门却需要相对地分权。组织需要考虑的是围绕任务目标的实现,如何对分散的各类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⑤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在组织成长的初始阶段,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组织的运行,组织往往采取集权的管理方式; 随着组织的成长,管理的复杂性逐渐增强,组织分权的压力也就比较大,管理者对权力的偏好就会减弱。

10.对冲突的看法有哪三种,其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案】多年来,对组织冲突的看法,一般有如下三种观点:

(1)冲突的传统观点:认为组织应该避免冲突,冲突本身表明组织内部的机能失调,换句话说,这种观点的中心是认为冲突对组织无益,是有害的。

(2)冲突的人际关系观点:冲突是任何组织无可避免的产物. 但它同时指出,冲突并不一定会导致对组织的危害,甚至可能是有利于组织的积极动力。这一观点认为冲突客观存在,主张接纳冲突,使冲突的存在合理化,并希望将冲突转化为有利于组织的程序。

(3)冲突的相互作用观点:明确认为冲突不仅可以成为组织中的积极动力,而且其中有些冲突对于组织或组织单元的有效运作是必要的。换言之,冲突是组织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因而,这种观点鼓励管理者维持一种冲突的最低水平,以便使组织保持创新的激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