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数据交换平台适配器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关键词:数据交换,适配器,插件机制,电子政务,数据作业描述语言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地政府部门的应用日益普及。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是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的基础,其相关应用系统常可通过工作流描述语言和相应的执行引擎实现。适配器处在消息中间件和应用系统之间,提供了一种能够很好地兼容不同应用的机制,为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提供不同适配器,用于满足应用系统接入底层平台时的不同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插件机制以及Ant技术的适配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改和扩展Ant脚本语言的方式,提出了一种数据作业的描述语言(DJDL:Data Job Description Language)及其执行引擎的体系结构。解决了电子政务系统中数据交换和处理过程的接入方式及流程控制问题,除具有跨平台,高可扩张性,并支持多种复杂接入方式的特点外,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处理流程修改和扩展的复杂度,从而能够应对电子政务领域应用需求变化快带来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企业级应用中适配器的产品和技术,提出目前适配器系统的功能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数据交换平台适配器机制设计目标和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参考插件体系结构的OSGi标准和Ant技术,提出了一套新颖的适配器设计,并依据该设计思路实现了一个层次化的适配器系统,该系统由适配器管理、适配器组件集和流程执行控制三部分构成,通过组合和协同多种适配器为上层应用与数据交换平台提供了一个轻量级、高扩展性、灵活易用的适配器体系结构。论文工作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层次化的处理结构保证了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独立,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和可移植能力;2.提供了对多种数据接入和交换方式的支持;3.以统一的方式集成了OSGi插件框架、Ant引擎、web服务容器三种框架;4.“微内核”的设计方式,使系统适应轻量级的电子政务应用,并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5.借鉴Ant提出了一个轻量级的,灵活易用的流程处理引擎及流程描述脚本语言;6.参照OSGi标准为框架及适配器插件提供生命周期管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运行维护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