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4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遵义会议后,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军事行动,这三人是( )

①毛泽东②王稼祥③张闻天④周恩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决定取消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实际上主持政治

,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会议之后,政治局常和军事指挥的“三人团”

委进行分工,决定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责任。再后,中央军委决定设置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并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军事行动。

2. 下列口号中不是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在示威游行时高呼的是(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答案】A

【解析】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以此向北洋政府和帝国主义抗议,学生的行动最终演化成全国性的抗议活动。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而“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战争开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国民政府出师宣言》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是北伐战争中使用得最多,喊得最响亮的口号。

3.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了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等经济改革措施,其最主要的后果是( )。

A. 士曾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B.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 建立了官僚垄断资本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D.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答案】C

【解析】这场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虽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全面掌控经济发展,削弱甚至解除了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官僚资本在中国建立起统治地位。

4. 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的是( )。

A. 成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国防委员会

B. 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

C. 设立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D. 召开五届五中全会

【答案】D

【解析】1939年1月21日至1月3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抗战和反共。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此次会议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国民党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口积极反共的路线。

5. 下列有关中共二大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提出“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的革命纲领

B. 要求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 它实际上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理论

D. 它所说的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D

【解析】近代中国的“人民大众”不仅仅指的是农民阶级,而是指一切反帝反封建的力量。中共二大更明确地指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6.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C

【解析】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先进的知识分子效法俄国十月革命,研究和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观察中国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一批具

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于1918年下半年,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论文,呼唤十月革命的胜利,阐述俄国革命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和这个革命的伟大意义。

7. “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主要是指( )。

A. 拒绝中国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

B. 迫使中国代表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 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D. 竭力袒护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

【答案】C

,中国作为一战【解析】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是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国对德合约》上签字。最终,英、法、美、口、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

,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口本。在巴黎和会中呼声,于4月30口签订了《凡尔赛合约》

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合约上签字,并废除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8. “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小轻言牺牲。”“否则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这是国民党哪次会议时蒋介石提出的? ( )

A. 国民党五大

B. 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

C. 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

D. 制宪国大

【答案】A

,作了事【解析】1935年“华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达成了“何梅协定”

变以来最大的退让。是年1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大上作了“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 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的著名讲话,第一次公开表露了作最后抵抗的打算。会后,蒋介石接替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院长,清除了行政院内的亲日官僚,国人目其为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重大变动。

9. 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

A.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 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 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