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安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
A.“三反”、“五反”
B. 农业合作化
C. 抗美援朝
D. 土地改革
【答案】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土改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建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摧毁,地主阶级也被消灭。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最终被完成。
2.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设想是( )。
A.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B.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C.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 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答案】C
【解析】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会议确定了党的下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准备。
3. 有关北洋军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
B.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中国政治舞台上彻底消失
C. 代表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
D. 建立者是袁世凯
【答案】B
【解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只是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4.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中共( )。
A. 八大
B. 十二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答案】C
【解析】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要内容有:(一)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4年来的实践作出了基本总结。(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的科学的概括。(三)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四)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 )。
A. 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答案】B
【解析】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底,中国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这一时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准备阶段,1953〜1957年我国开始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9月〜1966年5月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78年11月召开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改的新时期。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6. 顾颇刚先生对于传说时代的历史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它是( )。
A. 长时段理论
B.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C. 二重证据法
D. 区系类型学说
【答案】B
【解析】顾颉刚从1920年开始考辨古史,次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该说包含着以下三个层面上的内容:①“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譬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王是禹,到孔子时始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时三皇出来了,汉以后才有所谓“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顾于是形成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②“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③在勘探古史时,我们即使“不
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譬如,“我们即使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 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7. 下列有关中共二大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提出“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的革命纲领
B. 要求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 它实际上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理论
D. 它所说的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D
【解析】近代中国的“人民大众”不仅仅指的是农民阶级,而是指一切反帝反封建的力量。中共二大更明确地指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8. 根据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限期完成北伐案》,国民政府再次进行“北伐”,同( )展开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
A. 张宗昌
B. 孙传芳
C. 吴佩孚
D. 张作霖
【答案】D
【解析】国民党蒋、冯、阎、桂各派取得暂时妥协之后,根据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限期完成北伐案》,再次举行“北伐”,同张作霖展开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斗争。
9. 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主要是为了( )。
A. 缓和革命阵营内部矛盾
B. 适应革命重心北移的需要
C. 保证革命政府的安全
D. 推动两湖地区的农民运动
【答案】B
【解析】1926年9月,北伐军总攻武汉,很快占领汉阳、汉口。北伐军进占武汉后,全国革命的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为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1926年11月,国民党中央决定将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迁往武汉。12月7日,国民党中央正式宣布北迁。
10.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
A. 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 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