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84公共经济管理综合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收益产品

【答案】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它等于边际产品(MP )与边际收益(MR )的乘积,即:

MRP=MR·MP

边际收益产品是以收益表示的边际生产力,它受边际产品和边际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由于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递减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要视不同的市场曲线而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两条曲线按同一速度下降;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一条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前者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增加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给它带来的收益。厂商正是根据这一收益大小来决定它对该要素的需求量及价格。因此,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它与要素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在这一点上,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厂商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

2. 限制价格

【答案】限制价格也称为最高限价,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如图所示,原先产品市场的均衡点为E ,即均衡价格为P e ,均衡数量为Q e 。P 0为限制价格

,当价格为P 0时,需求量为Q 2,供给量为(Q 2-Q 1)为实行限制价格后的产品短缺的数(P 0

量。

限制价格

产品的短缺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即可能引发黑市交易。为了维持产品的限制价格,政府通常会采取产品配给的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打击黑市交易。

二、简答题

3. 请说明决定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形状和位置的因素。

【答案】(1)决定长期平均成本形状的因素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也称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是指在长期,厂商在产量不断增加且规模不断扩大的调整过程中,将首先经历规模经济阶段,然后实现适度规模,最后进入规模不经济阶段。在规模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减少,即LAC 曲线下降; 在实现适度规模时,长期平均成本降至最低,即LAC 曲线达到最低点; 在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增加,即从C 曲线上升。所以,长期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规律,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的形状呈U 形特征,即先下降,达到最低点之后再上升。

(2)决定长期平均成本位置的因素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指,在长期,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生产所依赖的外部条件得到改善,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则称为外在经济。相反,如果企业生产所依赖的外部条件恶化,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上升,则称为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变化,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的位置。当外在经济发生时,LAC 曲线的位置下移:当外在不经济发生时,LAC 曲线的位置上移。如图所示。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变化只影响LAC 曲线的位置高低,它们不会影响LAC 曲线的形状。因为LAC 曲线的形状取决于企业生产的内生技术特征,而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生产的外部因素变化引起的。

4. 怎样理解经济学中所说的成本?

【答案】经济学中的成本与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是有区别的。会计中的成本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通常是指显成本,而经济学中的成本除了显成本以外,还包括隐成本。此外,经济学还引进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1)显成本与隐成本

在经济学里,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包含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比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货币、

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它们可以从企业的会计账簿上得到反映。隐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比如企业所有者自身的劳动,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厂房、机器等。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成本包含在内。

对于许多小规模工商企业而言,隐成本所占的比重相当高。例如,自己投入的劳动、投入资金的利息、自己用十经营的房屋等。我国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安排的时候,通常都没有计算自己投入的劳动,如果考虑农民进行生产的隐成本,就容易理解民工潮的兴起fo

对于许多大企业而言,最主要的隐成本是投入资金的利息。如果计算这部分隐成本,也就容易理解国企改革的迫切性了。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放弃的将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 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 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酉己置的最优。

5. 假定收益递减规律永远成立,那么以下A 、B 、C 、D 四项叙述,各项分别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为什么?

A. 如果平均产量超过了边际产量,则平均产量一定上升。

B. 如果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则平均产量一定达到最大。

C. 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总产量也达到最大。

D. 当总产量开始下降时,开始出现收益递减。

【答案】(1)A 项叙述是错误的。理由如下:就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而言,只要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就把平均产量拉下,即平均产量一定下降。

(2)B 项叙述是正确的。理由如下:就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来说,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 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达极大值。

(3)C 项叙述是错误的。理由如下: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 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最大值点。

(4)D 项叙述是错误的。理由如下:当边际产量开始下降时,开始出现收益递减。

6. 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

【答案】委托——代理间题产生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二者的利益不一致甚至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形。委托人委托代理人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物,并支付给代理人相应的报酬。由于代理人的利益往往与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情况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委托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监视代理人的一举一动,即使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更何况,在许多场合,监督本身也许都不可能。因此对于委托人来说,如何确保代理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的问题就是委托一代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