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12政治学综合四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复合制国家

【答案】复合制国家是指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如共和国、州、盟、邦)等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按照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复合制国家按照其联合程度不同,又有联邦制和邦联制之分。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州、共和国、邦),结合组成。当今世界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等。邦联制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联盟,它是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邦联制国家实际上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国家,而只是一种松散的国际组织。当今的欧洲共同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都是邦联的具体组织。除此之外,历史上的复合制国家还有君合国和政合国。

2. 政治社团

【答案】政治社团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它小同于利益集团、压力集团、院外集团等概念。从社会利益关系方面来看,政治社团实际上是建立在多种社会关系及其利益关系基础上的组织和制度形态; 从政治权力的作用来看,政治权力代表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政治决策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利益,这就使得人民要求以特定的社团组织方式向政治权力表达自己的特定利益和要求,进而通过政治权力实现人民的利益; 从政治权利的作用来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社团实际上是公民的政治权利的组织体现。

二、简答题

3. 如何认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参与?

【答案】新兴的民族国家,一方面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另一方面却陷入政治管理上的混乱,盲目移入的政治体制又不适合经济和文化水平落后、民族矛盾重重的社会。如何让理论上的国家的主人真正成为现实中的主人,确实存在制度建设问题。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化水平较低,当这样的制度化水平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而面对过高的公民期盼时,政府就无力容纳这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剧烈的政治参与小仅造成政治不稳定,一些社会主义政权还因此而垮台。

所以,在发展经济以努力满足人民的经济要求的同时,还要注重政治制度化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完善选举制度,健全人事制度,使人民以选举的方式来实现作为民主的本义的“人民的权力”。

三、论述题

4. 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特征?

【答案】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主体,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规定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其特征包括:

(1)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中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全体或者集体占有生产资料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同时,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中国现今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作为国家的阶级基础。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工人阶级的阶级要求和社会主张,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是工人阶级的国家,是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主导社会政治方向和政治发展,实现其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的国家。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历史作用决定的。

(3)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规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4)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工人阶级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是通过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一一共产党来实现的。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5)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卞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其创始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而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它必然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统治

【答案】政治统治是指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必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而建构这种关系的基本途径,在于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和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在内容上,它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以此巩固政治权力主体地位、维护既有制约关系并保证政治权力效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政治权力主体控制社会政治冲突,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建立和维护其与社会成员之间权威与服从关系的行为。

2. 政治系统论

【答案】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使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确定的是系统与环境的边界,然后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来具体分析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反馈过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等。

二、简答题

3. 简论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1)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其前提

政治民主是一种政治管理形式,政治管理要以社会政治统治为前提,民主也必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定和存在作为自己确定和存在的基本前提。在阶级社会中,民主则是以阶级的政治统治作为自己确定和存在的前提的。政治统治对于政治民主的前提意义,决定了政治民主的社会性质、基本构成和政治作用。

(2)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

马克思主义认为,特定的政治上层建筑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而社会经济关系从两个层次上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作为一种国家形式的政治民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不过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规则和规范在政治权力的组织运行方式和政治权利的实现方式中的运用。

(3)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

政治民主首先集中体现为每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和自由的权利。另外:政治民主还集中表现为公民之间享有权利的平等性,不承认有任何政治特权和社会特权,而规定任何公民在政治生活中都应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