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756财务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商业折扣

【答案】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商业折扣通常作为促销的手段,为扩大销路,增加销量,提高盈利水平,企业可采用销量越多、价格越低的促销策略,即所谓“薄利多销”。一般情况下,商业折扣直接从商品价目单价格中扣减,购买单位应付的货款和销售单位所应收的货款,根据直接扣减商业折扣以后的价格来计算。因此,商业折扣对企业的会计记录没有影响。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2. 应收票据

【答案】从广义上讲,应收票据作为一种债权凭证,应包括企业持有的未到期或未兑现的各种票据,如汇票、本票和支票等。但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支票、银行本票及银行汇票均为见票即付的票据,无须将其列为应收票据予以处理。因此,在我国,应收票据仅指企业持有的未到期或未兑现的商业汇票。

3. 盈余公积

【答案】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公司制企业的盈余公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也可以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转增资本。企业计提的法定盈佘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超过注册资本25%以上的部分,可以用于转增资本。企业在计提了法定盈余公积之后,还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计提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的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任意盈余公积的用途与法定盈余公积相同,企业在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増资本时,一般先使用任意盈余公积,在任意盈余公积用完以后,再按规定使用法定盈余公积。

4. 财务报告

【答案】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揭示或表述财务信息的总结性书面文件。一般来说,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企业对外提供的主要财务信息都应纳入财务报表。

通常,财务报告应当提供以下信息:①提供企业的经济资源,这些资源上的权利以及引起资源和资源权利变动的各种交易、事项的信息;②提供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经营绩效,即企业经营活动中引起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及其结果的信息;③提供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④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向资源提供者报告,如何利用受托使用的资源进行资源的保值、増值活动并履行法律与合同规定的其他义务等有关受托责任的信息;⑤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扩大财务报告

信息的内容,包括非财务信息和未来信息,如企业未来经营预测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5. 可变现净值

【答案】可变现净值是指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其实质上是指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环境下可获得的未来净现金流入,而不是存货的售价(市价或者合同价)。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应有可靠的证据,一方面要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实务中,企业应对直接销售的存货和用于生产的存货分别确定可变现净值。

二、简答题

6. 已知:A 企业只生产一种甲产品,全年最大产生能力为1200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固定生产成本为25000元。

在2011年10月企业召开的2012年订货会上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件; 供货合同约定,若2012年内不能如期交货,每少交一件需支付罚金5元; 企业己就绝对剩余生产能力作出于下年度将其对外出租的规划,预计租金收入为4000元。

2011年12月30日,B 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250件,因有特殊工艺要求,需追加专属成本2000元; B 客户要求2012年内一次交货,如期不能交货,每少交一件甲产品,A 企业需交罚金4元。

可供A 企业选择的方案如下:

方案一:接受250件追加订货,准备冲击正常任务,且认缴相关罚金。

方案二:承诺接受250件追加订货,但准备在2012年内只交200件,其余的下年再交,这需要与B 客户协商; 如果对方拒绝,A 企业也只交200件,认缴相关罚金。

方案三:接受全部追加订货,为弥补生产能力的不足,A 企业拟临时和入一台设备,租金为2000元。

方案四:拒绝接受此项追加订货。

(1)计算或确定方案一的增量成本、与绝对剩余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因冲击正常任务而带来的机会成本、违约罚金和违约罚金(含罚金)。

(2)假定B 客户拒绝少交货的动议,计算方案二的违约罚金和全部专属成本(含罚金)

(3)计算或确定方案三的增量成本、机会成本和专属成本。

(4)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答案】(1)①增量成本=产品单位变动成本×绝对剩余生产能力=(80-25)×(1200-1000)=11000元

②与绝对剩余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4000元

③冲击正常任务而带来的机会成本=原单价×冲击的正常产量=100×(250-200)=5000元 ④违约罚金=50×5=250元

(2)①违约罚金=50×4=200(元)。

②全部专属成本=1250×80+25000+50×4+2000=127200(元)。

(3)增量成本=2000+(80-25)×250=15750元机会成本=4000元专属成本=2000+2000=4000元

(4)相关损益=相关收入一相关成本=相关收入一(增量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

方案一:相关损益=250×70-11000-4000-5000-250=-2750元(0

方案二:相关损益=200×70-(80-25)×200-200-2000=800元)0

方案三:相关损益=250×(70-55)-2000-2000=-250元(0

所以,当采用方案二时,可追加订单。

7. 简要说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1)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项会计要素的核算,主要应解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①会计确认是指对经济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与判断,以明确它们是否对会计要素产生影响以及影响什么会计要素的过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但这些经济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数据并非全部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因此,在实际进行会计核算之前,需要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把非会计核算内容排除在外,而对于影响会计要素的内容,则要进一步明确其性质,即影响什么样的会计要素。从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来看,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属于会计确认,编制记账凭证也包含会计确认的内容。

②会计计量指的是在明确了企业经济活动所影响的会计要素之后,进一步确定其影响程度,即对有关会计要素的数量增减变化产生多少影响的过程。会计计量主要是货币计量,因而也可称之为货币计价。但企业会计有时也提供一些非货币信息。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是紧密相连的。例如,编制记账凭证既是会计确认的过程,同时也是会计计量的过程。

③会计记录指的是将企业经济活动对有关会计要素的影响性质与数量正确记录下来。登记会计账簿是典型的会计记录的方法。

④企业财务会计的最终成果是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沉和某一会计期问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2)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是紧密联系的,而且常常相互交织在一起,很难截然划分为四个独立的过程。

8. 什么是经营成本? 请写出估算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经营成本的两种算式。

【答案】(1)经营成本指的是企业从事主要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