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汉语委婉语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常常发现,在平时进行交际活动时,有些话不方便直说,有些意图不适宜直接表达,这时候我们所要求的便不再仅仅是表达正确,更重要的是表达得体,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说什么话,怎么说话都很有讲究。要让自己的语言在交际中显得得体、恰当,学习和使用汉语中大量存在的委婉语就显得尤其重要。
汉语委婉语往往是出于中国人求“雅”的心理,是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交际环境的需要,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一些生活禁忌的集中体现。它所使用的范围十分广泛,但大多涉及一些有关死亡与殡葬、疾病与伤残、分泌与排泄、性爱与生育等可能令人产生不悦的语言表达。汉语委婉语也具有很明显的民族色彩,反映着我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它的表达往往是间接的,不是其字面意思的简单累积,而是需要人“思而得之”。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汉语委婉语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色彩。汉语委婉语在构成上可使用语音、词汇、语义、修辞这四种不同的手段来进行。在交际的过程中它往往能起到避讳、礼貌以及缓和交际氛围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美国3所不同的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即使是具有中高级水平的外国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汉语委婉语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无法分辨出句子中的汉语委婉语;不知道汉语委婉语的具体用法,出现过度泛化使用;在理解汉语委婉语的意义方面也容易望文生义等等。究其原因,这和汉语委婉语自身的复杂性;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涉及的汉语委婉语内容过少,讲解也过于简单;以及留学生的跨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
本文在之前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要从教材编写、中国文化讲解、课后练习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进,特别是要帮助留学生建立汉语委婉语使用的典型语境从而来更好地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让留学生对汉语委婉语有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认识,提高其使用的频率和正确率,最终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汉语来进行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