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药学(医学高级)题库>临床药学基础知识题库

问题:

[多选,X型题] 下列关于阿司匹林抗凝叙述正确的是()

A . 一般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
B . 长期使用延长出血时间
C . 长期使用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
D . 维生素K可预防阿司匹林造成的出血倾向副作用
E . 肝损伤者避免用阿司匹林

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善于运用的语言是()。 专业性语言。 解释性语言。 礼貌性语言。 安慰性语言。 保护性语言。 关于肝良性实质性肿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包括肝细胞腺瘤、胆管腺瘤、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错构瘤、粘液瘤等等。 除肝细胞腺瘤外,其他良性肝肿瘤少见。 肝血管瘤包括肝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肝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混合回声病灶,实质性杂乱无章的不均匀强回声条索或斑片与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液性区混合,有时难与肝癌鉴别。 下述各项,哪项是正确的() 绒毛间隙充满着新鲜动脉血液。 前羊水是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储存的液体。 子宫生理缩复环随着宫口开大、胎儿下降而升高。 仰伸是胎颌部贴近胸部的动作。 冠状缝位于前囟及鼻之间。 护患关系的特点是()。 工作关系。 信任关系。 主动-被动关系。 社交关系。 治疗关系。 临产后进行内诊,检查胎头下降程度下列哪项不能作为标记() 耻骨联合后面。 骶岬。 坐骨结节。 坐骨棘。 矢状缝。 下列关于阿司匹林抗凝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阿司匹林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特性,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如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引起的释放反应)以及抑制内源性ADP、5-HT等的释放。其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在于使血小板的环氧酶(即PG合成酶)乙酰化,从而抑制了环内过氧化物的形成,TXA的生成也减少。另外,它还可使血小板膜蛋白乙酰化,并抑制血小板膜酶,这也有助于抑制血小板功能,采用小剂量(每日口服75mg)用于防止血栓形成,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包括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进展性心肌梗塞患者能降低病死率及再梗塞率。此外,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对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30~50mg)可防止脑血栓形成。一般剂量阿司匹林就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大剂量(5g/日以上)或长期服用,还能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用维生素K可以预防。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等均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手术前1周应停用。由于维生素K的止血作用主要是通过参与凝血酶的合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凝血功能,但对血小板聚集而致出血作用不大。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出血倾向与维生素K的止血作用之间并无有机联系。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