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陕西宁陕朱鹮(Nipponia nippon) 再引入种群存活率研究

关键词:朱鹮,再引入,存活率,种群统计随机性,环境随机性,保护和管理

  摘要

摘 要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内外一直高度关注对其种群的保护与研究。自1981年中国朱鹮在洋县重新发现以来,30多年的研究与保护使得野生种群的数量达到了1,000余只。同时约1,000多只笼养个体分别存活于北京动物园、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省珍稀动物濒危动物饲养研究中心(周至县楼观台)、陕西省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管理站、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德清县下渚湖、上海动物园、广州动物园、日本佐渡岛和韩国庆尚南道的12个繁殖中心。
再引入是指在物种的历史分布区内(在该区域内此物种已经绝灭)重新引入该物种并建立可维持种群的一种尝试。它是野化和扩大种群分布的一种创造性保护措施。2007年5月,世界朱鹮的再引入工程首次在陕西省宁陕县寨沟村(33 °23 ′ 27 ″ N,108 °20 ′ 29 ″ E,海拔1,050 m)实施。2007-2011年先后释放笼养个体56只。目前,陕西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已经度过了释放初期个体大范围、无目的扩散的危险期,现已处于种群发展的维持阶段。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陕西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研究个体包括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先后经过4次释放的56只笼养朱鹮个体;2008-2013年的6年间野外繁殖出生的66只雏鸟和成功出飞的47只幼鸟。通过环志标识、无线电跟踪和野外观测记录每个个体的标记重捕数据。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下,采用软件Program MARK 7.1指定的C-J-S模型对通过标记重捕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对朱鹮再引入种群所有个体的年存活率、释放个体的年存活率,种群季节存活率以及野外繁殖个体不同年龄组的存活率进行估算研究。在C-J-S模型中,通过120次自举抽样法计算所得的?对模型的适合度(Good-of-Fit,GOF)进行纠正,利用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来衡量模型和数据之间的适宜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所有个体的年存活率研究,确定φ(t)p(.)模型为其最适模型,估算值分别为:0.462 ± 0.098(2008,有效样本量,ESS=12),0.762 ± 0.093(2009,ESS=16),0.500 ± 0.081(2010,ESS=19),0.828 ± 0.070(2011,ESS=24),0.739 ± 0.065(2012,ESS=34),0.813 ± 0.056 (2013,ESS=39);(2)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释放个体的年存活率研究,确定φ(t)p(.)模型为其最适模型,估算值分别为:0.462 ± 0.098(2008,ESS=12),0.778 ± 0.098(2009,ESS=14),0.571 ± 0.094(2010,ESS=16),0.875 ± 0.083(2011,ESS=14),0.750 ± 0.088(2012,ESS=18),1.000(2013,ESS=18);(3)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不同季节的存活率研究,确定φ(season)p(.)模型为其最适模型,繁殖期的存活率小于非繁殖期的存活率,估算值分别为0.805 ± 0.025(ESS=40),0.903 ± 0.021(ESS=45);(4)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野外繁殖个体不同年龄组的存活率研究,确定φ(a3–./.)p(.)模型为其最适模型,估算值分别为:当年幼鸟最低,为0.363 ± 0.145(ESS=4);成体次之,为0.727 ± 0.095(ESS=16);亚成体最高,为0.769 ± 0.117(ESS=10)。
本文认为,影响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的种群统计随机性因素主要为由释放个体在释放后具有较高的扩散强度所导致的存活随机性和当年幼鸟飞行能力弱等自身原因。环境随机性因素则是影响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存活率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食物资源、天敌捕食、栖息地环境、人类活动干扰及恶劣天气等。除此之外,影响朱鹮存活率的环境因子还有飞行撞击和高压电击等。与洋县野生种群相比,影响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死亡的原因与其基本类似,如蛇类捕食和鸦类干扰等,提高种群存活率的关键都是对当年幼鸟的有效保护。与日本佐渡朱鹮再引入种群的部分成功相比,宁陕朱鹮再引入工程的效果更加显著。
针对上述影响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存活率的因素,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如以主要觅食地长安河为纽带,建立连接朱鹮主要繁殖巢区的“哑铃状”朱鹮自然保护区,加强朱鹮再引入种群活动区的环境保护,保障食物资源;加强朱鹮繁殖期尤其是育雏阶段的监护工作;强化野外监护,尽可能地减少天敌如王锦蛇(Elaphe carinata)、苍鹰(Accipiter gentilis)等捕食事件发生;引导扶持当地居民开展有利于朱鹮及其栖息地保护的致富项目,共同参与朱鹮的保护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管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