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801经济学一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外部不经济

【答案】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些企业或个人因其他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受到不利影响,又不能从造成这些影响的企业和个人那里得到补偿的经济现象。外部不经济意味着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存在着差异。私人成本,指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生产者(或消费者)自己所必须承担的成本; 社会成本,指社会为某一生产(或消费)活动所必须承担的成本。私人收益,是指一项活动给生产者(或消费者)自己带来的收益; 社会收益,是指一项活动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收益。显然,社会成本包括私人成本,社会收益包括私人收益。外部不经济的存在意味着某个经济当事人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私人成本小于该活动的社会成本,因而一部分成本由他人或整个社会承担了。

2. 企业集团

【答案】企业集团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形成的有层次的企业联合组织。它是通过核心企业对其他企业的控股、持股而形成的。企业集团本身并不是法人,而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都是一级法人。企业集团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核心层企业(总厂),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构成,它们对集团中的其他成员企业都有控股和持股行为。第二层为紧密或半紧密层的骨干企业(分厂),它由核心层的控股子公司构成。第三层为松散层的配套企业,它由与企业集团成员有协作关系的企业构成。企业集团比单个企业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它有利于核心企业有市场需求产品的发展,有利于专业化协作和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防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3. 财政赤字

【答案】财政赤字是指在国家财政年度内,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现象,或该差额本身。根据财政赤字和经济运行的关系,通常按照产生赤字的经济背景和原因,将财政赤字划分为两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外生变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周期性赤字是指赤字变化(增或减)的一部分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是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自动地产生和增减的赤字。周期性赤字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的,它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是一种内生变量,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增减。

4. 人力资本

【答案】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投资而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并能为劳动者带来持久性收入的劳动能力,它一般表现为劳动者所具有和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特定职业技能和健康状况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发现传统的资本概念并不正确,忽视了“人”的因素及其生产能力的差别,进而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从新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己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至20世纪80年代,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已与新增长理论密不可分。

5. 个人资产

【答案】个人资产是指个人所拥有的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并能在将来一定时期内获得某种收入的债权或所有权凭证,主要是银行存款、外汇、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个人资产形式的选择,也就是对银行存款、外汇、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的选择,这种选择又称为个人投资形式的选择。影响个人资产形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1)不同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差别。居民总是趋向于选择收益率较高的金融资产作为投资对象。

(2)不同金融资产的风险程度。居民一般趋向于选择风险程度较小的金融资产作为投资对象。(3)金融资产的期限。

(4)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这是指金融资产变现和转变为其他形式的难易程度,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居民趋向于选择流动性较好的金融资产作为投资对象。

6. 公司治理结构

【答案】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问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规范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三者关系,其实质是通过规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责,保证公司投资者的投资得到最佳回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当今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市场导向型体制。有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公司股权广泛分散,公司控制权市场十分活跃。典型国家如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 二是网络导向型体制。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银行在融资和公司监控方面有实质性的参与。典型代表是日本和德国。这两种体制目前也存在部分趋同的迹象。在我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仟务。

7. 经济发展方式

【答案】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经济质量、经济效益、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集约式经济发展,着重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1)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

拉动转变。

(2)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一、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拓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8. 外汇汇率

【答案】外汇汇率是指两种不同货币间的兑换比率或外汇的买卖价格,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有直接标价和间接标价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即把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作为固定单位,以它折合本国货币的数量来表示汇率。这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方法。间接标价法是指用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即把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作为固定单位,以它折合外国货币的数量来表示汇率。这种方法只有英国等少数国家使用。影响外汇汇率变动的因素包括:

(1)国际收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如果为逆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低。

(3)利率。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则汇率高。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9. 经济增长方式

【答案】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选择的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利用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种类型: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和低效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是一种代价高昂的经济增长方式。

(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提高生产要素有机构成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即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来扩大再生产,它具有消耗低、质量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少等特点。

10.出口导向或出口替代

【答案】出口导向是指采取鼓励办法发展国内制造业,使国内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用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出口导向战略主张优先发展出口产业,通过扩大出口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