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85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1. 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答案】时:伺,窥探。
2.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
【答案】乍:忽然。
3.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
【答案】(1)鄙:边邑,用如动词。
(2)陪:增加(土地)。
4.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答案】于是,表承接。
5. 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垩而鼻不伤。
【答案】听,顺,从。即随心所欲的意思。
6.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钮鹿贼之。 ..
【答案】(1)骤:多次。
(2)贼:杀。
7.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答案】“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一个分句的主谓谓语之间,表示语意未完,让听者或读者等待下文。
8.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王粟《七哀诗》)
【答案】完:保全。
9. 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
【答案】苟:假如,假设连词。
二、名词解释
10.脱文
【答案】脱文是训话学中的一种注解术语,简称“脱”,也称“脱字”。这个属于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例如《诗经·周南·桃夭》孔颖达疏:“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阮元《校勘记》:“‘犹妇’上当脱‘人’字。”
11.韵脚
【答案】韵脚是指一篇(首)韵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又称为押韵。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鸦”和“家”押韵。韵脚最广泛应于文学作品中,诗歌尤甚,使行文变得赋有节奏和音乐之美,现代韵脚诗便将韵脚这一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
12.經典釋文
【答案】经典释文是由唐代陆德明所著的一本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书。以考证古音为主,兼辨训义,引用古书《周易》、《尚书》、《诗经》、《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庄子》等。是保存古代音训较早的一部字典,为后世推崇。
13.读为
【答案】读为是古书注解中的一种标识通假字的术语。它和“读曰”一样,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如:《诗经·卫风·虻》:“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泮”是假借字,“畔”是本字。
14.双声叠韵
【答案】双声叠韵是音韵学术语,也是写诗在声律上的表现方式之一。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即迭韵,是指两个字的韵相同。先秦的声母系统和韵部系统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所以不能将上古的双声迭韵和现代的双声迭韵混为一谈。如“芣莒”在上古是叠韵,同属之部。“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它们的古代声母都是m 。
15.《词诠》
【答案】《词诠》是近人杨树达著的一部虚词词典。按语法词类来分析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及特殊用法。体例是每解一个虚词,先注音,次辩明其词类,再说明其意义和用法,然后列举书证。结合词类具体指明古汉语中虚词的语法作用,是虚词研究的发展。本书共收字五百以上。通俗易懂。本书是按注音字母音序编排的,并附有《部首目录》。
三、填空题
16.《康熙字典》按部首排列,共___部。
【答案】214
【解析】《康熙字典》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
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几乎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
17.所谓“五经”,包括《周易》、___、《诗》、《礼》、___。
【答案】《尚书》; 《春秋》
【解析】“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18.清人___编写的《經籍纂诂》,是按照___进行编排的。
【答案】阮元; 平水韵106韵
【解析】《經籍纂诂》由清代阮元主编,这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它在编排上用的是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106韵编次被释的字,以一韵为一卷,全书106卷,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各种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
四、综合题
19.阅读下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晏子之晉至中牟①睹弊冠反裘负芻息于途侧者以為君子也使人問焉曰子何為者也對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日何為至此曰吾為人臣仆于中牟見使將歸晏子曰何為為仆對曰不免凍餓之切吾身是以為仆也晏子曰為仆幾何對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贖乎對曰可遂解左驂以贈之因載而興之俱歸至舍不辭而入越石父怒而請絕晏子使人應之曰吾未嘗得交夫子也子為仆三年吾乃今日睹而贖之②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絕我之暴也越石父對之曰③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故君子不以功輕人之身不為彼功詘身之理④吾三年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贖我吾以子為知我矣⑤向者子乘不我辭也吾以子為忘今又不辭而入是舆臣我者同矣我猶且為臣,請鬻于世
(1)标点全文。
(2)找出文中宾语前置句。
(3)将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1)晏子之晉,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負芻,息于途侧者,以為君子也,使人問焉。曰:“子何為者也? ”對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為至此? ”曰:“吾為人臣仆于中牟,見使將歸。”晏子曰:“何為為仆? ”對曰:“不免凍餓之切吾身,是以為仆也。”晏子曰:“為仆幾何? ”對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贖乎? ; 對曰:“可。”遂解左驂以贈之,因載而舆之俱歸,至舍,不辭而入。越石父怒而請絕晏子使人應之曰:“吾未嘗得交夫子也,子為仆三年,吾乃今日睹而贖之,吾于子尚未可乎? 子何絕我之暴也? ”越石父對之日:“臣聞之,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故君子不以功輕人之身,不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贖我,吾以子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辭也。吾以子為忘,今又不辭而入,是舆臣我者同矣,我猶且為臣,請鬻于世。”
(2)①曰:“子何為者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