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方式。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

A. 堆栈寻址

B. 程序的条件转移

C. 程序的无条件转移

D. 程序的条件转移或无条件转移

【答案】D

2. 若磁盘转速为7200转/分,平均寻道时间为8ms , 每个磁道包含1000个扇区,则访问一个扇区的平均存取时间大约是( )。

A.8.1ms

B.12.2ms

C.16.3ms

D.20.5ms

【答案】B

【解析】磁盘的平均寻址时间包括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寻道时间为8ms ,平均等待时间与磁盘转速有关,

因此总的时间为:磁盘的存取一个扇区的时间

3. 以RS-232为接口,进行7位ASCII 码字符传送,带有一位奇校验位和两位停止位,当波特率为9600波特时,字符传送率为( )。

A.960

B.873

C.1371

D.480

【答案】A

4. 20世纪50年代,为了发挥_____的效率,提出了_____技术,从而发展了操作系统,通过它对_____进行管理和调度。( )

A. 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

B. 计算,并行,算法

C. 硬设备,多道程序,硬软资源

D. 硬设备,晶体管,计算机

【答案】C

5. 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图所示,则图中

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 )。

图 电子邮件发送接收示意图

A.SMTP 、SMTP 、SMTP

B.POP3、SMTP 、POP3

C.POP3、SMTP 、SMTP

D.SMTP 、SMTP 、POP3

【答案】D 。

【解析】题中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如下: 阶段分别使用

①用户1调用用户代理来编辑要发送的邮件,用户代理用SMTP 将邮件传送给用户1的发送端邮件服务器。

②发送端邮件服务器也就是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将邮件放入邮件缓存队列中,等待发送。 ③运行在发送端邮件服务器的SMTP 客户进程,发现在邮件缓存中有待发送的邮件,就向运行在接收端邮件服务器也就是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的SMTP 服务器进程发起TCP 连接建立。当TCP 连接建立后,SMTP 客户进程开始向远程的SMTP 服务器发送邮件。当所有的待发邮件发完了,SMTP 就关闭所建立的TCP 连接。

④运行在接收端邮件服务器中的SMTP 服务器进程收到邮件后,将邮件放人收信人的用户邮箱中,等待收信人在他方便时进行读取。收信人在打算收信时,调用用户代理,使用POP 协议将自己的邮件从接收端邮件服务器的用户邮箱中取回(如果邮箱中有来信的话)。

2, 3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SMTP ,SMTP , POP3, 因此答案是D 。SMTP 因此题中1,

采用“推”的通信方式,用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以及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POP3采用“拉”的通信方式,用于用户从目的邮件服务器上读取邮件。

6. 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

A. 必须采用同步控制方式

B. 必须采用异步控制方式

C. 可用同步方式,也可用异步方式

D. 必须采用应答方式

【答案】C

7. 已知一个长度为16的顺序表L ,其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列。若采用折半查找法查找一个L 中不存在的元素,则关键字的比较次数最多是( )。

A.4

B.5

C.6

D.7

【答案】B

【解析】折半查找法在查找不成功时和给定值进行比较的关键字个数最多为在本题中,n=16,故比较次数最多为5。

8 已知三叉树T 中6个叶结点的权分别是2,3, 4, 5,6, 7, T 的带权 (外部)路径长度最小是( ).

A.27

B.46

C.54

D.56

【答案】B

【解析】利用三叉树的6个叶子结点的权构建最小带权生成树,最小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9. 在一株高度为2的5阶B 树中,所含关键字的个数最少是( )

A.5

B.7

C.8

D.14

【答案】A

【解析】根据B 树的定义可知,跟结点最少含有个关键字,高度为2的阶B 树最少有(5-1)+1=5个关键字,其中根节点含有(5-1)个关键字,第2层结点含有1关键字。

10.某网络的IP 地址空间为192.168.5.0/24,采用定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则该网络的最大子网个数、每个子网内的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分别是( )。

A.32,8

B.32,6

C.8,32

D.8,30

【答案】B

【解析】子网号为5位,在CIDR 中可以表示个子网,主机号为3位,除去全0和全1的情况可以表示6个主机地址,答案为B 。

11.在定点运算器中,无论采用双符号位还是单符号位,必须有( ),它一般用( )来实现。

A. 译码电路,与非门

B. 编码电路,或非门

C. 溢出判断电路,异或门

D. 移位电路,与或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