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数据结构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对关键码序列28,16,32,12,60,2,5,72快速排序,从小到大一次划分结果为( )
。
【答案】B
【解析】快速排序是将待排记录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小。
第一次比较:28比72小,不交换; 第二次比较:28比5大,交换,此时为第三次比较:16比28小,不交换; 第四次比较:32比28大,交换,此时为第五次比较:28比2大,交换,此时为第六次比较:28比12大,不交换; 第七次比较:28比60小,交换,此时为
一次划分结束。
2. 已知小根堆为8,15,10,21,34, 16,12,删除关键字8之后需重建堆,在此过程中,关键字之间的比较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堆排序中,依次输出堆顶的最小值,然后重新调整堆,如此反复执行,便得到一个有序序列。本题中,删除堆顶元素8后将最后一个元素12置于堆顶,然后调整堆:首先与15比较,12小于15, 所以不用交换;然后与10比较,因为10小于12,所以交换10和12的位置;调 整后12再与16比较,12小于16,调整堆过程结束。因此12共与15、10、16进行了三次比较。
3. 在一个有N 个元素的有序单链表中查找具有给定关键字的结点,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性为( )。
【答案】B
【解析】二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
在一个用N 个元素的有序单链表中查找具有给定
关键字的结点,因为查找是从头结点开始的,需要使用指针顺序往下查找,
因此时间复杂度为
4. 下列AOE 网表示一项包含8个活动的工程。通过同时加快若干进度可以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下列选项中,加快其进度就可以缩短工程工期的是( )
A.c 和e B.d 和e C.f 和d D.f 和h 【答案】C
【解析】根据AOE 网的定义可知,同时缩短几条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时间,可以缩短整个工期。
5. 要连通具有n 个顶点的有向图,至少需要( )条边。
A.n-1 B.n C.n+1 D.2n
【答案】B
【解析】对于有向图来说,两个顶点之间的边是具有方向的。如果是构成连通的无向图,需要n-1条边,而对于有向图来说,只需要再加上第一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加上一条边,让其构成环状的图即可,因此最少需要n 条边。
6. 用户程序发出磁盘I/O请求后,系统的正确处理流程是( )。
A. 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B. 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C. 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D. 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答案】B
【解析】对于一次设备的调用,操作系统为用户准备了系统调用的接口,当用户使用设备时,首先在用户程 序中发起一次系统调用,操作系统的内核接到该调用请求后调用处理程序进行处理,根据调用格式和形参,再转到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去处理;大部分设备在运行时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设备驱动程序会以中断方式驱动设备, 即设置好控制寄存器参数和中断向量等参数后阻塞自己;当设备准备好或所需数据到达后设备硬件发出中断,设备驱动程序唤醒,将数据按上述调用顺序逆向回传到用户程序中,或继续驱动设备执行下一条指令。因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用户到系统调用到驱动到中断处理。中断处理处于最底层。
7. 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
A. 文件控制块 B. 文件分配表 C. 用户口令表 D. 系统注册表 【答案】A
【解析】文件控制块是文件存在的标志,文件的相关信息(基本信息、存取控制信息以及使用信息)都存储在文件控制块中,系统对文件的管理全是依靠文件控制块里的信息。
8. 数据序列只能是下列排序算法中的( )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A. 选择排序 B. 起泡排序 C. 插入排序 D. 堆排序 【答案】C
【解析】选择排序、起泡排序和堆排序两趟排序后,在序列的某一端应该有序列的两个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9. 为实现快速排序算法,待排序序列宜采用的存储方式是( )。
A. 顺序存储 B. 散列存储 C. 链式存储 D. 索引存储 【答案】A
【解析】对绝大部分内部排序而言,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结构,快速排序在排序过程中,既要从后向前查找,也要从前向后查找,因此宜采用顺序存储。
10.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 )。
A. 连续结构 B. 索引结构
C.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 D.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 【答案】B
【解析】连续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不易于文件扩展,不易随机访问。链式结构的优点是文件易于扩展,缺点是不易随机访问。索引结构的优点是具有链式结构的优点并克服了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