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文化霸权理论

【答案】文化霸权理论由葛兰西提出,他认为,任何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有两种霸权,即政治社会的政治霸权,包括军队、法庭、警察,通过暴力实施统治; 另一个是市民社会的“文化霸权”,即智慧与道德的领导权,其本质是具有统治性的意识形态。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通过它们倡导的大众文化等各种样式,建构并维护着统治性的意识形态。

2. 意见自由市场

【答案】“意见自由市场”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其要义是指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物的充分信息。“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引申出来的,他认为谬误和真理必须得到同等传播。

3. 有偿新闻

【答案】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其实质是某些新闻从业人员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权利,作为个人和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进行权利和金钱的非法交易。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是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新闻行业的耻辱。有偿新闻是任何意识形态,任何社会制度的新闻从业人员都不耻的行为。无论东方、西方,有偿新闻都是新闻职业道德所明令禁止的。

4. 表达权

【答案】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使用各种方式表明、显示或传播思想、情感、意见、观点、主张,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的权利。从一般意义上看,表达权又称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受众而言,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在任何国家,受众作为公民的表达权既有保障也有限制,任何表达自由必须在法定范围内。

5. 新闻真实性

【答案】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一切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真实性含义的基本要点就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同客观事实相符合,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要求:①细节准确真实; ②新闻报道的事实和客观的事实总体要一致; ③揭示事物的本质。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6. 第三人效果

【答案】第三人效果是指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很可能受到很大影响”。其假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感受有关,假设“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较大的效果。”另一个部分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这些行动就组成了原本消息的效果—虽然不是很直接的效果。

二、简答题

7. 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任何宣传都是为了达到预定的宣传目标即争取良好的宣传效益,宣传的7个环节是决定宣传效益的七个因素:

(1)宣传者—谁来宣传(whop

这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仟度,信仟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2)宣传对象—向谁做宣传(whom

宣传对象是一批人,他们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认知结构,有自己的记忆和思想。对十一切宣传,他们会做出能动的反应。在整个宣传活动中,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宣传过程。宣传对象是宣传效果的承担者,也是宣传效果的最后鉴定者。

(3)宣传内容—宣传什么(what )

在宣传效益中,起最后决定性作用的是宣传内容。这包括:宣传者是宣传真理还是宣传谬误; 宣传者是提供真实材料、向受众讲真话还是弄虚作假; 宣传内容是维护人民利益还是损害人民利益。

(4)宣传场合—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地方做宣传(where )

从宏观的社会背景而言,有封闭环境和开放环境。在封闭的环境下,信息渠道单一,外界的干扰小,没有竞争性的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宣传就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开放的环境下,信息渠道多样,各种各样竞争性的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都设法争取受众,受众的思想比较复杂,

宣传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就比较困难。善于组织和选择具体的宣传场合是取得预期效益的重要一环。

(5)宣传时机—在什么样的时机做宣传(when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宣传需求是不同的,宣传效益也不同。例如,在局势动荡时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人们急于寻求各种解决间题的方法,此时的宣传对于受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局势平稳时期,信息的透明度高,人们对自己己有的思想观点充满信心,强化宣传是最易被人们所接受的。在遇到挫折、遭到困难时,人们感到老的一套办法不灵,人心思变,就比较容易接受革新宣传,对强化宣传会产生厌烦。

(6)宣传动机—为什么要宣传、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why

宣传要取得成功,动机必须纯正,那就是要为人民利益而宣传。为小团体的利益而损害广大群众利益,或为个人自私的目的而进行宣传,那必然口是心非,这样的宣传终究要失败。

(7)宣传方法—怎样宣传(how )

这包括所采用的媒介、途径和宣传的手段、技巧。任何宣传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途径,采用一定的手段、技巧。问题在于宣传者是否运用得当、运用得巧妙。各种媒介、途径各有特点,宣传的手段、技巧也多种多样。

宣传的成败是上述七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次成功的宣传中,可能有其中的一两种因素起突出的作用,但并不等于其他因素不起作用。

8. 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有哪几种? 举例说明。

【答案】(1)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政治法律、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

(2)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对新闻事业的宏观控制

①法律的控制。最直接的法规有《新闻法》、《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我国的相关法律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限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a. 维护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b. 报道内容要真实,严禁利用新闻媒介诽谤侮辱他人;

c. 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d. 严禁传播淫秽下流、污染精神的内容。

②政策和纪律的控制。政府或政党通过制定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控制新闻传播,重点放在法律力量无法达到的方面。

③新闻来源的控制。

④制度的控制和人事的控制。制度的控制是指通过法律确定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方式,确保新闻事业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人事的控制是指在新闻媒介配备统治阶级信赖的领导人员,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得到贯彻。

(3)对新闻事业的经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