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F0707政治理论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1)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献身十促进祖国统一事业。
(2)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它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3)要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这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里,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任何旨在制造国家分裂、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都会遭到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
2.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答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
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力一向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人类社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确方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预见性,增强主动性,克服片面性,减少盲目性。
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为:
①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
②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间题,是国家法制的基础,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③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法规是把法律规定的相关制度具体化,是对法律的细化和补充。
④地方性法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
①宪法相关法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政治关系,主要包括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
②民法商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意思自治、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商法调整商事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 ③行政法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的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遵循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公正公开、有效监督等原则,既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又注重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 ④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
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十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⑤社会法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遵循公平和谐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通过国家和社会积极履行责仟,对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其他需要扶助的特殊人群的权益提供必要的保障,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⑥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它通过规范国家的刑罚权,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国家安全。我国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
⑦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诉讼法律制度是规范国家司法活动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非诉讼程序法律制度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4.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 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答案】(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①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往往又制约着人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②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一个人如果以悲怨愤i 、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相反,一个人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一定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2)端正人生态度的方法
①人生须认真。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
②人生当务实。要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正确面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③人生应乐观。乐观积极的态度是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调整心态,磨砺意志,优化性格。
④人生要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要积极进取,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要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精神,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在创造中书写人生的灿烂篇章。
5.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答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应做到: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人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成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