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从价值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是从哲学的角度对教育意义的深刻反思。对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以及提高其应用于实践的适用性意义重大。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社会价值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个体价值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成长与发展方面的价值形态。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的保障。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的作用一度被其社会功能所掩盖,从而导致了理论体系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影响了实践的效果。新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促进了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个体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关注个体的成长,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已经成为促进其学科与时俱进、增强教育效果的具体要求。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方法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线索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此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第一部分:引言。系统的分析了个体价值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第二部分:本章在界定含义的基础上揭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研究的必然性与必要性。首先以含义作为起点进行了分析从而为以后的理论探索打下基础。此后,通过分析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重新定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方面的地位,揭示了理论研究的本质,为个体价值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最后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分别从西方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着手分析了个体价值研究的必然性,从世情、国情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角度探讨了个体价值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容及其特征。内容与特征的研究是全篇的主体部分,通过系统的介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三个基本内容与三个特征来充实理论框架。并且针对第二部分中“必然性”研究中的个体价值目标情境的变化提出了在世情、国情、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变化发展的情境下个体价值的内容正在朝着网络化、生活化、生态化方面扩展。
第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首先,深入分析了影响个体价值实现的因素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以及促成两者形成关系的环境。其次,阐明了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则主要包括内化阶段、外化阶段与反馈阶段。最后,分别从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人、形成关系的环境入手详细论述了价值目标实现的可靠途径。
第五部分:结论。再次重申论文研究的意义。同时,要求在促进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不能顾此失彼,无论是单纯的强调社会价值还是个体价值都不利于教育效果的发挥,只有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二者的共赢,促进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要在兼顾的基础上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