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源因子

【答案】内源因子是胃幽门黏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维生素

被吸收,且不被肠细菌破坏。缺乏内源因子可导致维生素

2. gene chip (基因芯片)。 只有与它结合才可能透过肠壁的缺乏。

【答案】genechip (基因芯片)又称DNA 芯片、生物芯片、DNAmicroarray (DNA 微阵列)等,是根据核酸分 子杂交建立的大规模定量或定性检测基因信息的实验技术,点样、杂交、图像处理和数据处理都利用计算机自动或半自动完成。

3. 激素反应元件。

【答案】激素反应元件是指DNA 分子中担负接受非膜受体激素的序列,当激素与核内或胞内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引起受体构象改变时,此复合物可结合到DNA 特定的序列(即激素反应元件)上,促进或抑制相邻的基因转录,进而促进或阻遏蛋白质或酶的合成,调节细胞内酶的含量,从而对细胞代谢进行调节

4.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答案】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但自身无法合成只能依靠食物提供的氨基酸。人类的必需氨基酸有八种:Leu , lie , Val , Met , Ser , Thr , Trp , Phe , Lys 。

5. 糖原贮积症(glycogenosis or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答案】糖原贮积症是一类以组织中大量糖原堆积为特征的遗传性代谢病。引起糖原堆积的原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

6. DNA 的双螺旋

【答案】DNA 的双螺旋是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假设的中心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 ,碱基堆积距离为组成,碱基按两核苷酸之间的夹角是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联系。维持DNA 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和氢键,以及离子键。双螺旋表面有宽窄深浅不一的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7. 肽单位(peptide -unit)。

【答案】肽单位(peptideunit )是指组成肽键的4个原子(C 、H 、0、N )和2个相邻的碳原子所组成的基团,是肽链主链上的复合结构。

8. 一碳基团。

【答案】一碳基团是指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可以分解产生的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在一碳基团转移过程中起辅酶作用的是四氢叶酸。许多氨基酸的代谢过程与一碳基团的代谢有关,嘌呤与胸腺嘧啶的生物合成也与其密切相关。

二、问答题

9. 计算【答案】经呼吸链氧化成

氧化成的以及耦联氧化磷酸化的能量转化率。

总反应

代入公式

从化率为:

10.简述膜内外物质是怎样跨膜出入细胞的。

【答案】膜内外物质(分子或离子)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转运出细胞,不需要由胞

内水解来供能,这种转运过程称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三种形式扩散:

(1)简单扩散,物质通过质膜脂双层和质膜小孔进行通透,水和水溶性小分子及易溶于脂的非极性小分子可自由扩散。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亲水性分子,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质膜上内在的载体蛋白的协助,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浓度运输入细胞,载体蛋白分为分子和离子两种载体,如分子载体运输葡萄糖;又如离子载体缬氨霉素选择性地运输

(3)通道运输,它有开放的闸门,通道受刺激时打开,有三种即配体门通道、电压门通道和应力活化的门通道。膜内外物质(如离子、营养物质代谢小分子)通过质膜上的泵和载体蛋白逆电化学梯度从低浓度一侧经过膜运输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过程称主动运输,膜内外物质中的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经过质膜的内吞外吐向胞内外运输,也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由胞内

的两个半反应为

则得

耦联2.5分子合成,水解的故能量转生成水

解供能,如泵、泵和协同运输。

11.DNA 样品为线形的双螺旋。取部分样品涂布在栅板上,温度维持在

双螺旋结构没有变化。另取部分样品进行同样的操作,只是温度为

提供什么信息? 【答案】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线形的双螺旋中出现了一些形(也称为“眼”形)结构,请解释此现象。这种现象能形结构是由于双螺旋DNA 局部片段解旋形成的。这些片段富含A-T 碱基对,A-T 比G-C 的热稳定性差。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测DNA 双螺旋链中碱基组成上的差别。

12.一种tRNA 有可能适应所有的亮氨酸密码子吗?

【答案】亮氨酸有六个密码子,摆动学说允许密码子第三位最多有三个不同的核苷酸与反密码子第一位的同一个核苷酸相互作用。亮氨酸有六个密码子的事实意味着它们除了第三位的核苷酸外,其他位置的核苷酸也存在不同,因此,一个特定tRNA 分子的反密码子不可能识别亮氨酸的六个不同的密码子。

13.试比较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的异同。

【答案】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 和II 共同点是:都是催化游离氨

不同点在于:

氨甲酰磷酸合与TCA

循环产生的存反应生成氨甲酰磷酸;都要消耗2分子A TP ; N-乙酰Glu

激活氨甲酰磷酸合存在于线粒体中,参与尿素的合成;氨甲酰磷酸合

在于胞质中,参与尿嘧啶的合成。

14.丙酰CoA 是糖异生的前体,它对于牛特别重要。在羧化酶的催化下,它被转变成D-甲基丙二酸单酰CoA ,反应式为:丙酰CoA ,反应式为:D-甲基丙二酸单酰(2)有人认为,动物不能固定

又以

(3)甲基丙二酸单酰甲基丙二酸单酰琥珀酰CoA 。 然后,一种差向异构酶和变位酶将D-甲基丙二酸单酰CoA 转变成TCA 循环中的中间物——琥珀酰(1)写出其他两种与丙酰CoA 羧化酶最为相似的羧化酶的名称。 是因为早期引入到生物分子中的C 一般在后期的反应中的形式丢掉。为什么羧化酶催化的反应对动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十分有用? 引入到丙酰CoA 则不一样,因为引入的C 保留在琥珀酰CoA 分子之中,这难道意

到糖类吗?为什么? 味着牛能通过糖异生从丙酰CoA 净固定

(2) 【答案】(1)乙酰CoA 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它们都需要生物素,具有相同的反应机制。被引入生物分子,充当好的离开基团(由羧化酶催化),有利于驱动生物合成途径

激活乙酰CoA , 然后又释放出来驱动后面碳链延伸的反应。

于是,后面的反应。例如,(3)琥珀酰CoA 是TCA 循环的中间物。为了转变成葡萄糖,它必须沿着TCA 循环,转变为草酰乙酸。然后形成的草酰乙酸成为PEPCK 反应的底物,形成PEP 的同时,释放

仍然没有净的转变成糖。丙酮酸羧化酶与此没有本质的差别,其产物是草酰乙酸,也是TCA